《敏敏新白快乐写作》勤学苦练(庸俗着俗人的庸俗)灿若千阳(雅俗共享)

《小说‖纪念凤天事变》

2021-09-20  本文已影响0人  黄思明
      《小说‖纪念凤天事变》

引言:

每年920,是凤天事变纪念日,全华炎各地纷纷拉响防空警报。王东深处大西北迪兰,自然要晚两个小时,才听到那急促的鸣空尖叫声。全华炎各地响警报时间不一样,东四省最早,9:20分开始了,吴敏说大西南9:40也听到了。海秀两江中原京卫属等地多在10点,楚中明福大西北等地在12点左右。警钟长鸣,不忘初心,少年当自强!

正文:

金国二十年八月初九夜,正是初秋白露时节,北国正是渐渐变凉,而凤天城黑云压城城欲摧。

此前七月,时任辽西屯垦公署军务处长兼辽西屯垦军第三团团长的关中衡,下令处死中村震太郎等四名倭国间谍,以报三年前倭国谋害刘大帅之仇。一时间,让倭国国内外义愤填膺,扬言三个月内灭亡华炎。

而且,倭国关东军多次找华炎建康政府讨要说法。建康政府一再退让,关东军步步紧逼,责令东北军交出关团长。

是夜,月黑风高,日军找来三个华炎人死尸,扮作东北军士兵,自己炸了南满铁路,然后嫁祸给华炎东北军凤天营。

亥时许,关东军悍然炮轰凤天营,刘双喜匆忙应战,不敌关东军,只好匆匆撤出凤天城,十多天后,关东军占领了凤天城。

关东军打响侵略华炎的第一步后,东北四省军民同华炎政府,顿时失去了联络。少帅许多战略撤退的指令,也无法抵达滞留东北的部队和老百姓。

东北四省各地,仍然相继展开自发的主动抗倭活动。八月中旬,630团团长候武汉向来不服少帅,说他太懦弱了,为什么接收蔡委员长的撤退命令,他不听。候团长毅然命令手下将士开火开炮,打出了凤天事变后的第一枪。

几乎同时,驻守辽北省察哈尔齐的杨将军,发动了西桥抗战,率领东北军民奋起抵抗倭国侵略军,打响抗战第一枪。

而辽河省警务处长,兼凤天城公安局长黄荣,于八月中下旬组织全市公安武警,配合凤天营对倭抗战。

东北军撤离后,黄局长组织了全省爱国人士建立东北抗倭勇战军,唱着《勇战军奋进曲》,在辽西、辽南一带积极抗倭,打击了关东军的嚣张气焰。

后来,少帅刘双喜任黄荣为骑兵军军长。所以,黄军长也是华炎打响抗倭战争第一枪的英雄人物。

从金国二十一年春节开始,东北军全面撤离东四省。东北四千万军民沦为亡国奴,过着被人奴役的悲惨生活。

但凡还有点积蓄的东北军民,无不逃离东北,或者躲进大山深处打游击。而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只好做了倭国良民,学起了倭语,领关东军的救济粮,在倭人开的工厂里做工。

东北四千万百姓的亡国奴生活,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当时四万万同胞。当时狄汉聂聪等一批作曲家音乐家,写出了《勇战军奋进曲》《松花江上》《流亡曲》《复仇曲》《川江大合唱》等一批革命歌曲。

在此纪念920抗战九十年纪念日活动之际,王东决定摘录一首作曲家张寒晖于金国二十四年写的《松花江上》分享给大家: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二零,九二零,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二零,九二零!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九十年前的今天,为何东北四省仅仅5个月,就会全面沦陷呢?王东不想去讨论当时政府的无能和无奈。但王东却知道,当时的落后决定了华炎的迅速败亡。落后定要挨打,定要沦为亡国奴啊!

勿忘国耻日,吾辈当自强。您不自强,国家要被侵略,妻子女儿要被人糟蹋,父亲儿子要被人无情屠戮,不能讲自己的言语,永远低人一等。

王东想起来网上在争论谁才是打响抗倭第一枪的英雄,他就觉得好笑。键盘侠们,就知道争第一,焉知90年前的今天,哪有时间考虑谁是第一个,刘双喜是第一?黄荣是第一?候武汉是第一?杨将军是第一?

实际上,王东觉得,在那样的狼烟四起的岁月,哪怕天京城的阿牛,在山顶扔了一块石头给关东军,他也是第一。所有抗击过倭国军队的军民,都是英雄,都值得后人铭记。

吾辈当自强,少年当自强。我们不自强,只有被人从东北打到西北,从东海打到汉水边。我们不自强,只有被人叫做东亚病夫,永远抬不起头。我们不自强,只有做类似炎京40万同胞那样的刀下亡魂。

所以,您不努力,更待何时?

后记:

此为小说《凤天秋月》的番外篇,凤天事变发生在三年后,篇幅有限,此文概要整个东北四省灭亡的过程,并描述作曲家们如何用歌曲唱出四千万老百姓的亡国生活,90年后,王东处网络时代,却看到网民们不知愁滋味,煞是好笑。

这是谁我不知道╯□╰ 凤天城第一美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