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思』对习课堂的初步认识
2021-02-17 本文已影响0人
花香小镇
偶然间接触到了管建刚老师主持的习课堂实验,感觉特别实用高效,准备下学期开始实践。于是,利用寒假的时间开始提前学习、备课。
习课堂对每一课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时间安排,目的是强制性减少老师不必要的讲解,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去读、记、练、思考。
习课堂不主张提前预习,目的是增加学习的新鲜感,减轻学生负担,训练注意力的集中。
习课堂的流程看起来很简单,一节课四项任务,任务一、三以学生的读、记为主,任务二、四分别对应上一项任务进行当堂习练,提高学习效率。
但在结合课本进行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习课堂一点也不简单。首先,教师要真正理解习课堂的意义,明白其中的教育原理,并时刻提醒自己。第二,习课堂的发起是在管老师所在的江苏苏州,那边的教育水平与我们本地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所以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能生搬硬套。
比如,习课堂一节课的时间为40分钟,而我们学校一节课只有35分钟,这少了的5分钟,该如何整合?
比如:习课堂不安排预习,但我已经在寒假布置了预习作业,朗读课文、认识生字,那么在实际课堂上,相关内容是不是就可以缩减用时?
再比如:习课堂倡导严把时间,课后批改作业,当天反馈、改错。而我目前课时,语文课一天1-2节,有晨读,但要诵读经典;有习字时间,但要写生字本,这是传统做法。要实现当天反馈习课堂作业,时间从何而来?需要重新整合时间、整合作业本。
除了以上这些,肯定还有很多暂时看不到的问题。所以,提前的学习、思考、实践,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