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2019-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度雪

        前言:今天已经忘记是我参加写作训练的第几天了,我已经在慢慢习惯每天都要写一点什么,不写就感觉不痛快,心痒痒的。


母亲和她的孩子

        今天的写作训练课,主要是向我们学员讲述了两种基本的写作思路,一种是针对问题类的,叫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一种的结构是总→分→总的方式。 照例,写作课今天是有课后作业的。老师布置的题目是“我的母亲”,让我们使用今天刚学到的两种方法中的一种,来完成这篇文章,切记不能只有记叙或者是只有议论,因为这都是普遍的。其实我一直想写点什么关于母亲的,但是迟迟没有动笔,所以我也想借今天这次机会写一写我的母亲、我的老妈。

正文:

        我的母亲,今年已经50多岁了,时间已经在她的头发、她的面孔、她的精神留下了印记。我的母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头发已经变得花白,脸上的皱纹也悄然间多了起来,精神头也没有以前有精神了,看着母亲,我发现母亲也是一位普通、平凡的人,年轻的风采再也不再,年轻的母亲也扛不住岁月的吹打。母亲,从小由于家里的原因,就没有上学,所以认识不了几个字,写自己的名字都会给人以错觉,“这是写自己的名字吗”,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我的父亲,来到了我爸家,后来才有了我们。

        要说到我母亲,就不得不说到我们几姊妹。以前,虽然有计划生育的政策,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上一辈老人的压力,母亲和父亲,不顾家里条件的贫乏,依然要给我们家添丁,有什么都没有人贵,所以我才有了这么多的兄弟姐妹,这里我要感谢我的母亲父亲,要是当初只生一个孩子,那就没有我了;就更没有了我的弟弟妹妹们,我就不会拥有更多关心我的人。但是,这也给父母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毕竟,家里条件就不怎么好,那时是90年代,家里基本靠种田,正宗的过日子看老天,每天父母亲都在为一家几口人吃饭问题操劳。我的奶奶去世的早,爷爷的身子骨又是长年不好,家里的担子无疑就架在年轻的父母身上。随着我们渐渐长大,开始上学,只种地已经不能维持以往的生活了,于是爸爸就出去打工去了,留下了妈妈和我们一大家子人,从此,家里的担子就基本落在母亲的肩上了,事情就压在了母亲手里,母亲也变得越来越管事了。

        那时候社会上的条件远远没有现在的好,父亲在挣的钱也不是很多,也不够一家人的开销。母亲在家除了每年带着我们把自家的农田、土全部栽上农作物,还经常到处去询问那些没有种植作物的土地是谁家的,然后跟他们将这些荒地承包起来,我们一家人的口粮就基本来自这些地。在种庄稼之余,母亲还学会了织毛衣、钉鞋,我们的鞋基本是母亲纯手工制作的,穿起来虽然不是很漂亮,但肯定是最合脚的。在每周的赶集日,母亲还去赶集。从这里的集市倒上一些货物,然后背到另外一个集市去卖,从中间赚取差价。这个过程被我三两句话就说完了,但是母亲来完成,确实要很久,因为那是还不是很方便,车基本上很少,其实就算有车,母亲也不会走。从这个集市到另外一个集市,母亲基本靠走,背着一大袋货物走,一走就是几小时,还不能偷懒,因为如果偷懒的话,就赶不上这边的集市,那么倒买过来的货物就会白费。就是这样走,母亲不知道走坏了多少双鞋子,脚上的水泡不知磨起了多少个,但是我从来没有听母亲说起过,这些都是我在妈妈洗脚的时候无意间发现的。母亲就是这样的管事,用现在的话来说,由于父亲在外,母亲在家,母亲基本是既做母亲,又做父亲。这是小时候的一些印象了,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是唏嘘不已,母亲真的不容易,一个大字不识的女人,竟然熬过来了,而且还把我们个个都供上了大学,也许母亲是吃过了太多不识字的苦,所以对于上学,无论家里条件怎么苦,第一件事都是先以上学为主。

        现在我们几姊妹都一个个长大了,成了大人了,但是母亲这“管事”的性格还是没有变。上大学时从家里出发,还没到学校就会收到母亲好多次电话,有问到哪里了,有车吗,车上人多吗,好休息吗,那边的饭菜好吃吗等等,可以说我们没有想到的母亲都想到了,其实母亲自己也知道,她也只能问问了,毕竟隔得这么远,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也知道,母亲是这么多年下来已经养成了管事的习惯了,这也是她表达关心的方式。

        管事的母亲,已不再年轻,现在是到了我们管事的时候了,我只希望母亲身体健康,不再为家里的琐事再操劳,我知道母亲的头发再也没有可以再白的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