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故事每天写1000字民俗

【乡土小说】改革开放四十年之乡村巨变(一)

2019-01-24  本文已影响171人  魏喜梅wxm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时代瞬息万变,以变应万变才是如今的致胜之道。

                                  一

2017年河南省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天还没大亮,“叮当,叮当……”杨立山的手机微信群就热闹起来。

村民们大多是初中毕业,极少打字,大多都是语音聊天。

“起床啦……”

“看看今天谁当落后分子啊……”

“嘻嘻嘻……”

“哈哈哈……”

时代赶到这儿,用微信真好,不出门杨家村的男人都被手机叫醒了,全村子里会玩手机的男人都被拉进一个群里——“杨氏家族群”。

新上任的支书杨树林是群主,有事群里发通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基本没有通知不到位的现象。可不像过去,有事老杨支书得跑到村委会,对着那个破喇叭喊话,离得近的好点儿,离得远的光听见呜哩哇啦鬼子进村似的聒噪,不知道喊的啥。遇到村里停电无法广播,得挨家挨户地通知,男人不在家的老支书觉得不方便,还得拉上老婆去敲门,你不知道有多麻烦。

“干啥呀,大早上的还让不让人睡觉啦,叮叮当当的响个不停……”杨立山老婆明华翻翻身,又昏昏欲睡。

“媳妇儿,我起来了,群里约好到街上干活呢!”

“啥,到街上干活?”明华一骨碌爬起来,“发癔症啦?街上有啥活儿可干嘞?”

“你没听说啊,咱这儿要搞一个大项目——美丽乡村示范村,对咱村要进行彻底整治,房屋、街道、厨房都要改造,听说厕所也要学学人家城里,弄成水冲式的呢!今天是开工第一天,说是支书和村长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安排活儿呢!”

“啥?咱这儿要建美丽乡村?”明华的眼睛惊得老大,“快去看看,快去!”

杨立山刚要出门,被明华给叫住了,“别慌,慌啥嘞!到那儿先瞅瞅情况再说。这给村里干活开工钱不开,要是义务劳动,看看大伙儿的态度,人家都干,咱也干;别人不干,咱也别傻乎乎的往前凑……”

“知道了!”

杨立山没等她说完就跑出大门,三步并作两步赶往村委会大院。

院里黑压压坐满了人。

“七个小队队长,看看你们队里的人到齐没有?男人不在家的,通知家属过来。”支书杨树林戴着金丝边眼镜,文质彬彬地坐在台中央。

村长一贯高喉咙大嗓门,洪钟似的点名。

“第一小队:杨勇敢!你们队人齐了没有?”

“到!一队人齐!”

“二队!”

“全到!”

“三队!”

“除了杨研修去城里送货,其他都到了!”

“研修家里人通知到没有?”

“通知过了,正往这儿赶呢!”

“第四小队……”

…………

趁着等人这会儿,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

“啥是美丽乡村呀?”

“不知道啊,咱光知道农村脏乱差,没有人家城里好。”

……

“好,安静!现在各家各户都有代表到场,下面让杨支书给咱们开始开会。”

杨树林扶扶眼镜,“村民们,今天呐,我要宣布一个重要的消息,咱们村被县里评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啦!

这是县里乡里多次明查暗访考察的结果,也是咱们村的骄傲!要不然全县10镇12乡,辖1020个行政村,怎么能将咱们村列为‘示范村’呢?看来咱们村比别的村子有更大的优势,更大的潜力,更大的发展空间啊!”

支书又清清嗓子,“下面我把建设实施方案发到咱群里,大家边看边听我简单解读一下:

习近平主席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所以,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家园的重大举措。

      县委县政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杨支书越讲越激动,握紧拳头,站起来,慷慨激昂地说到:“咱们祖国有一个远大的中国梦,我们杨家村也要有一个总体目标  :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家园的发展思路,以咱们村粮食收购点为龙头,抓好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打造特色乡村,推动全县“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

今天早早地把大家召集开会,就是开展项目总动员,我们会有目的、有计划、有条不紊地具体安排工作,希望大家服从分配,克服困难,争取早日实现我们打造美丽乡村的梦想,有信心没有?”

“有!”

“积极参与!”

“绝不落后!”

……

村民们一阵欢腾,仿佛美好的明天就在眼前……

                                (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