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养成
午休时间,我拿出耳机开始听书,顺便就记录一点感想。
我从小学开始就练习写作,以前在班上我的作文总会成为范文被老师当众朗读,可能是这种正强化,所以一直以为我都笔耕不辍。
六年级的时候,我也了人生的第一个小说《香凝公主》,只不过原稿已经找不到了,当时是一个字一个字记录在笔记本上的,当时没有电脑,家里购买电脑是我读高中时候的事情了。
初中,我的作文也发挥比较稳定。当时的语文老师还建议我以后学中文,以后再不济也能当个语文老师。
当然最后我学了会计学专业,出来之后做了一名会计。
高中的时候,我写的小说我都保留着,那时候电子储存已经很方便了,唯一后悔的是当时删掉了一些作品,里面有大量的诗歌和散文,最原始的时候我是以诗歌为主的,可惜没有坚持下去,大概是诗歌太抽象了吧。
高中时期的小说,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幻情》,这篇小说你现在也能在简书看到,除了《幻情》之外还有《刺客》、《苏紫传》、《凉州词》之类偏武侠的,还有《隐言》这种偏哲学的,其余有《210号》之类的,以后有机会我也会传到简书上。
大学之后,写的就少了,大学是我一生的遗憾,因为内敛错过了爱情,当两个人心意相通的时候,女孩子已经有对象了。《北纬30度的思念》就写于这个时期,下次也会上传。
我以往的写作格局比较小,总是一些莺莺燕燕的文字。阅历对于一个人而言是非常宝贵的财富,现在的我写作不再拘泥于个人感情,而是格局更高、眼界更远,我会关注社会问题,从过劳死、加班文化、留守儿童、适老话题等等。
思路也不一样,我平时的工作会涉及到写报告,我写了很多财务分析报告,这些都锻炼了我遣词造句的能力和写作效率。
现在我状态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完成一到两篇,我也是我目前日更的底气,我不会为了更新而更新,还是尽量保持质量,如果你看过我的每一篇文章,说不上会有多好,但质量肯定算牢靠的。
写作是我的第二个自我。通过写作,缓解我的焦虑和疲劳,找到人生的另一条路径。
即便再忙,如果有好的想法,我就会记录下来,以便日后的创作。出差的时候看见了什么,拍照;听到了什么,记录。艺术来源于生活,认真对待生活,才能写出好故事。
我并没有受过系统的文学教育,但是我一直再看书,我是得到的用户,至今已经看了和听了上千本书,知识可以拓展自己的想象力。
上周开会的时候,我们领导说:我们要不断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是增量,解决问题是存量。人只有不断去探索,发现新的问题,才会不断拓展自己的见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写作想来也是如此,多看书、多思考、多记录,很多优秀的故事就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现它们,然后用读书学到的文字处理方法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
人生是有限的,但是好的作品却可以流芳千古。所以要写好故事,能给人启发,让人深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