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们不好,是真的没办法达到
1
今天被朋友的一句话感动到想流泪。
“不愿意改变,不是我们不好。是有些东西,我们真的无法达到。”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读过了很多书,悟了不少道理,被鸡汤文洗过脑,学习过如何沟通有效相处,就可以过好生活,处理好身边各种关系。
现实却像张爱玲说的那一袭华丽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
所以,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怨。就是那些虱子,叮的身上满是包,不伤筋动骨,却让人烦闷。
不喜欢她,是因为曾经有很多矛盾和伤痛,虽然不是撕扯打骂,但是看到了关心背后的虚伪,三观不一致的纠结,以爱的名义越界干预。
也许不看到本质,不会难过。也许看到本质后难得糊涂的过,也会其乐融融。
然而,我不想装。我只想心安理得的做一个坏媳妇。
因为有些东西,我们真的无法达到。
生活中,很多东西没法用对错衡量,只能用因果来解释。曾经的事物让我们现在有了这样的关系状态。而我今天的选择也会对往后的事态发展有影响。不管后果如何,我愿意承担。
我承认有些道理懂了,却真的没法达到。
2
有些日子,突然什么都不想做,不去想追求什么理想和目标,放下所谓的季度,月度,周计划,不再坚持爱好,更不用说探寻人间真理和分析问题。
只想随着感受,不去追寻生命的绚烂和意义,不回味过去,也不思考未来。
说实在的,理性的脑袋时不时会用焦虑来提醒自己,你不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而很少告诉自己我喜欢这样。
所以,市场上呈现了各种达人的时间管理,月入10万,快速入门等课程。不断的用快速增长财富的噱头来吸引人们学习新的技能。
很少有课程叫我们慢下来,体验生活,因为没有市场,因为我们都不断的在向前(钱)奔跑,根本就忘了给生命留白。
心是不会骗自己的,她会拉着我们的身体,慢一点。我让自己慢下来,在老家的房子,看窗外那个老去的烤烟房,菜田和远处的山,发呆。就如同小时候,看小说累的时候,望着窗外蓝天白云,清澈明朗。
慢下来的时候,让内心平静,轻声和家人说话,回忆从前,生活的美好有时候是当下和曾经温馨回忆的结合。我回到生活,慢慢的,忘却果断利落,沉浸自己。
我想让自己的生活多一些我喜欢,少一些我应该。
3
刚看了一部电影《罗琳的故事》,讲的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的真实故事,她小时候就是一个爱讲故事的女孩,充满幻想。内心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作家,然而父亲,师长等周围的人都说这是不切实际的,好在她的母亲支持她去做自己内心喜欢的事情。
经历了一场失败的婚姻,逃离了渣男后,过了段领救济金的日子,她在最艰难的时候,说会拼尽全力来养育孩子,我很能理解这种感受,绝大部分母亲应该都会这样选择。
写作对她来说是一种精神灵气的释放,所以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能投入到构想故事,奋笔疾书中。那是怎样的一种热爱和精神享受,过程中应该也有不少纠结。她都熬过来了。
人生的痛苦不是在于追寻梦想的时候遇到的艰难险阻,而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追求的或者热爱什么。
罗琳成功了,成就了~所以成了电影传记。我想,世界上也有不少写故事的母亲,还在彷徨挣扎,努力。祝你们好运。
我寻找梦想的真正方向,并用原生动力坚持到底。
尾声
前段时间流行过一句话:“任性是被低估的一种美德。”我慢慢开始学着任性,学着聆听心的声音,身体的呼唤,做回自己。
因为我不需要完美,只想过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