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2016-01-06 本文已影响183人
sewly0
教育发展
教育起源
- 创造起源说
- 劳动起源说
- 生物 【勒图尔诺、沛西·能】
- 心理【孟禄】【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
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教育的历史发展
- 奴隶社会—出现学校(夏-校);教育出现阶级性;政教合一,以吏为师(西周);六艺
- 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
- 古代印度—佛教、婆罗门教
- 古代欧洲—斯巴达教育(军事体操)
- 欧洲封建社会—骑士教育(七技)、教会教育(七艺—三科四学)
- 古代雅典—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 古代希腊—城邦教育制度、智者派教育
-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 殷周时期
- 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 埃及
- 师范教育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 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 加强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
(二战后,教育制度的趋势是延长 义务教育 的年限) -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
- 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
-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淡化
20世纪之后的教育
- 全民化
- 民主化
- 多元化
- 技术现代化
- 终身化
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 学会认知
- 学会做事
- 学会共处
- 学会共同生活
教育的特性
- 永恒性
- 历史性
在不同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 - 相对独立性
- 继承性
经典教育家及主要思想内容
夸美纽斯
- 《大教学论》标志教育学的发展进入独立形态阶段
- 直观性原则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
赫尔巴特
- 《普通教育学》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标志
- 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与哲学的基础上
洛克
- 白板说
- 教育万能论
杜威
学校文化
- 物质文化:环境文化、设施文化
- 精神(核心)文化:组织、管理、制度
- 功能: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教化作用
教育功能
社会发展
- 人口
- 政治
- 经济
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教育对生产力又有促进作用,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 文化
个人发展(本体功能)
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生理、心理)
- 不均衡性: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发展关键期(最佳期)(生理或心理某一方面的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对个体某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充分发挥潜力。)
- 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特点及主要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针对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 顺序性:循序渐进,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皮亚杰)
- 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 遗传 物质前提,提供了可能性
- 环境
- 教育(主导因素)
- 主观能动性(决定性因素)
全面发展
- 德育的促进作用:动机作用;方向作用;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教育目的
本位论
- 宗教本位
- 社会本位:孔子、孔德、涂尔干(按社会的需要培养人才)、斯宾塞、赫尔巴特、柏拉图(培养哲学家和军人)、赫钦斯(永恒主义教育,将大学教育的终极理想定位智慧及至善)、凯兴斯坦纳(公民教育、劳作学校)
- 个人本位:孟轲、康德、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
- 教育无目的论:杜威
- 我国的教育目的
层次结构
- 教育目的(国家)(远程目标)
-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中程目标)
- 教学目标(短程)
教学目标
- 针对某一阶段的教学任务,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
- 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所要形成和发展的体力、智力和能力
- 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布卢姆—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教育制度
国民教育制度
学制(学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
- 为了基础教育
- 我国—多种形式并存(08年开始免收学杂费)
- 强制性
- 普遍性
- 基础性
终身教育
教师发展的途径
- 理智取向:学科知识、教育知识
- 实践-反思取向
- 生态取向:构建一种合作的教师文化
课程
- 斯宾塞将其用作教育学术语
- 广义: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 狭义:某一学科。
课程内容
- 课程方案(课程/教学计划):机构或学校为教育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
-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施工蓝图):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的指导性文件
- 教科书(课本)
课程分类
呈现方式
- 显性课程
- 隐形课程
组织方式
- 分科课程(学科)
强调不同学科间的相互独立,强调学科内逻辑体系的完整性,能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特点:
- 强调知识本位,从不同的知识体系出发设计课程;
- 以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为核心编制课程;
- 重视学科的理论知识,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事实。
- 综合课程(怀特海)
打破传统的分科课程,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构成的学科。强调学科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
特点:
- 促进知识的综合化;
- 促进课程内容的更新;
- 密切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 发展学生认识的整体性, 培养学生全面的视野与方法、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活动课程
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特点:
- 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
- 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
- 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课程任务
- 基础性课程
- 拓展性
- 研究性
课程制定者(管理层次)
- 国家课程(一级)
国家教育的基本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各级学校的共同要求,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确保所有国民的共同基本素质。 - 地方(二级)
- 校本(三级)
开发的主体是教师。
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 必修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体现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 选修
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课程理论流派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布鲁纳
- 知识是课程的中心,强调按知识体系编制课程,但不够重视社会生活与生产实践,较少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
- 要素主义(科南特)
教育各方面必须从最小的基本因素出发并在相互作用中进行,从简单要素逐渐转移到复杂要素。
学校的课程应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学科课程是最有效的途径。 - 永恒主义
课程涉及的根本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永恒学科(经典著作) - 结构主义(布鲁姆)
- 泛智主义(夸美纽斯)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 布拉梅尔德、弗莱雷、金蒂斯、布厄迪
- 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分为核心课程和以生活问题为中心的课程
- 主张课程的最终价值是社会价值,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学校应致力于社会改造,而非个人发展。
活动中心理论
- 经验主义、学生中心课程论、实用主义课程论
- 杜威、克伯屈
- 基本特点:
- 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 主张学习必须与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的已有经验开始;
- 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教师发挥协助作用。
- 不足:夸大了学生的个人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所学的知识呈碎片化,教学质量降低。另外,活动中心课程不指定具体明确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往往具有随意性和狭隘性。
其他
- 后现代主义(多尔):课程是建构性的和非线性的,是形成性的而非预先界定的。
- 存在主义(奈勒)
- 形式教育论(古希腊)—能力培养
教育目的在于发展官能和能力,强调学科的智力训练作用。 - 实质教育论(古罗马和古希腊)—知识传授
教育目的在于传授与生活相关的广泛知识内容。
教学
定义:
教学理论
- 行为主义(程序教学)
- 认知主义(发现教学)
- 情感主义(非指导性教学)
- 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
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通过镶嵌式教学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依靠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提出到达成目标的全过程。
是使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重要途径。
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班级授课
-班级授课制
-道尔顿制
- 帕克赫斯
- 学科实验室
- 作业指定
- 成绩记录
-设计教学法
- 克伯屈
- 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 作业中心大单元教学;保持分科
-文纳特卡制
- 沃什伯恩
- 公共必修科目(个别教学)+创造、社会活动(集体形式)
-特朗普制
- 劳伊德·特朗普
- 班级、分组、个人占不同比例
教学原则
A.
-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
-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B.
- 因材施教
既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 启发性原则
设法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加以适当引导,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 循序渐进
- 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顺序进行教学;
- 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尽量使新教材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使新知识成为旧知识合乎逻辑的发展,引导学生逐渐掌握;
- 避免面面俱到,平铺直叙,而要区别主次,分清难易,有详有略地进行,达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效果。
- 巩固性原则
为处理好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
- 理解记忆比机械即系更容易保持,所以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 重视组织复习,特别安排复习时间,注意方法的多样,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
- 在运用中进一步巩固,通过对新知识的学习,改组原有知识,并积极运用,不断巩固加深。
- 直观性原则 实物/模象/语言 直观
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直观给予学生的是直接经验,而教学的任务在于让学生掌握抽象的间接经验,因此教师应在运用直观时注意指导,启发学生分清主次轻重,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思考现象和本质及原因和结果等。若为了直观而直观,极可能导致教学效率的低下。 - 量力性原则(可接受原则)(150%) —夸美纽斯
- 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 恰当把握教学难度,教学内容、进度、方法、科目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
-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原则
既要把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
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
- 讲授法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向学生传授知识。
优点: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教师容易控制授课内容,有较大的自主性。
缺点:如果运用不当,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管理
教育管理
学校管理
班级管理
- 班级←埃拉斯莫斯
- 班集体是班级群体的高级形式,不是学生的简单集合,也不会自发形成,需要全班学生、班主任及各科教师的共同努力。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由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和舆论的班级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
- 目标:育人
- 管理的决策是师生双向互动的结果
- 功能:
维持良好的班级秩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人格成长;培养学生自治能力;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 班主任:
班级管理计划的制定者;良好班级的培育;师生关系的协调员;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