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

为什么我们喜欢自称老年人

2018-07-12  本文已影响8人  艾晓晓呀

01


起因是这样的。

我这人牙齿不太好看,虽然长得齐整,但有一丢丢往外突……

因为这,每次拍照我都是闭着嘴的。或者,习惯拍照不露嘴。

但偶尔也会有失误的时候。

前一段,机缘巧合,跟几位研究生同学一块吃饭,被一位同学偷拍了一张侧脸照片,牙齿问题暴露无遗。

“晓晓现在就是瘦了,你看这胳膊多细啊”

“就是,这张偷拍的照片还挺好看的,就是牙齿好像有点突”

“嗯,我也不喜欢我的牙齿……一直在想要不要戴个牙套……”

其实,被别人发现自己一直想隐藏的小瑕疵,有些“囧”

就像衣服上有一片不怎么明显但又好像能一眼就看出来的污渍一样

让人坐立不安,心烦意燥。

所以,为了避免不陷入这种尴尬,我们常常会主动向别人说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你看,我这件衣服,好像左侧的线和右侧的线,缝的不太对称”

“我昨天头发看着还可以了,今天睡醒就成这么油了……”

“啊啊啊,我胖了,去年的衣服都穿不上了”

“这次减的发型……好丑啊……”

……

就像我会事先给别人说,自己的牙齿不好看一样。

这些跟别人没什么太大关系的事情,自己又觉得很容易一眼看出并让自己陷入尴尬不知怎么回复的小瑕疵,总会在某一刻通过我们假装随意轻松的状态说出来,暗示对方,自己已经发现问题了,对方就别再提与此相关的问题了。

就像上面的问题,我们的回复,应该大差不差。

“你不说,我都看不出来。”

“还好,有点油,不过能接受”

“嗯……就是有些胖了,快减肥吧”

“头发刚减的时候,都不好看,长长一些就好多了。”

之后的话题好像就能轻松愉快的进行了。

毕竟,担心的事情已经解决了。

当然,也有些人是事先把问题抛出来,准确的说是把自己不确定的问题抛出来,以一种小风险概率来试探对方的看法,从而推测身边人的看法。

就像我写的字文一样,也会找个人看看一样,寻求认同感。我会事先把毛病挑出来,让对方看一下这些问题严重不,如果无关大雅,就直接推送。

02


自己把自己所谓的缺点事先摆出来,应该是避免自己陷入尴尬的最好举措。

这算大家喜欢自黑的原因之一吧。

比如,杨幂。

所有关于杨幂情商高的娱乐报道里,自黑占了很大一部分。

自黑,一方面帮杨幂回避了刁难的娱乐提问,另一方面给杨幂设定了另一自黑幽默的人设。

对于我们寻常人来说,自黑的好处可以概括成接潮流。

一个平常规规矩矩搞科研的人偶尔冒出一两句时髦话,总归是可爱的。

就像不玩抖音不吃鸡不看101就被视为out一样,自黑则是以大家可以接受的方式来缓解尴尬,调动气氛,不矫情。

在这个反鸡汤的社会里,做人最忌讳矫情。

可,人总要想方设法表达自己的感受,于是自黑应运而生。

你不能这么说:

今天一早醒来,头发又掉了好多……

你应该这样说:

天要亡我发??再掉我就戴头套!!!

你也不能直接说:

最近失眠多梦,头还疼。

对于朋友圈里的人,你发出去的消息应该是

 “我要保温杯里泡枸杞,提早开启我的老年人生活了”

这样,你不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焦虑和压力,还收获了说话轻松幽默的朋友圈好评。

03


自黑,是为了不招黑。

那些常常喊着自己学渣、屌丝的人,并没这些词所描述的那么弱。

这就类似,酒局上别人夸你青年才俊,你回复,哪里哪里,跟大哥还有很大差距一样。

只不过,当初我们超反感的套路对话,现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我们年轻人生活圈里。

人嘛,总要以一种低姿态活着,这样,走着有人支持,摔下来有人安慰。


04


说回题目中的“老年人”。

为什么我们喜欢以老年人自嘲?

1.我们符合老年人的表象特征:处于奔三的年纪,生理机能已经不像几年前那样,可以熬夜通宵,第二天照旧精神十足;大学的四年,我们明显感觉到自己身体越来越经不起折腾,眼角的皱纹也开始慢慢显现,就连之前不关心的内分泌失调也开始着手调理。我们试图通过一些食补药补来延缓这种衰老,开始研究如何泡脚。

2.我们渴求片刻的不必进取:生活压力大、节奏快,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刚经历了理想与现实的冲撞,沾染了一点烟火气。第一次真切体会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和押一付三,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迫使年轻人在一段时间只能硬着头皮坚持下去。某个凌晨上班路上,自己也会羡慕在公园悠哉练剑踢空竹的老年人,无欲无求。

3.戳中内心,开启自我保护模式:我们都知道自己是几斤几两,可是如果自己太弱了,或者觉得自己太弱了,就会自动开启自我保护机制,先自黑,以防止收到更一针见血的回复。

4.变相表达内心的无力与孤独:没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没有梦想,好像一事无成……就连朋友也好久都没联系了,自己离一个人吃火锅也不远了……表面越来越不矫情,内心却越来越柔软。

5.偶尔自我调侃,放低姿态。


05


年初,朋友圈被阿里巴巴招聘60岁以上的淘宝资深用研专员的新闻刷屏。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老年人的简历。

李阿姨,83岁,清华大学毕业,思路敏捷,十几个群的意见领袖,并且常常组织线下活动;

某伯伯,62岁,会制作PPT,淘宝12年买家经验,芝麻信用分785,熟练使用ps。

震惊之余,自愧不如。

我们不止一次想过自己年老的样子。

容颜苍老,头发花白,或许脊背有些弯曲,走路也慢了下来,没有戾气,不爱抱怨,养养花逗逗鸟,看看新闻,依旧热爱这个世界。

我们也不止一次想过长大的样子。

之前很火的段子“长到小时候羡慕的年纪,却没过上当初喜欢的生活”着实扎心。

现在,送碗鸡汤,希望晚年生活不错。

 • end • 

编辑 | 艾晓晓

文字|艾晓晓

图 | 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首发微信公众号:艾晓晓的文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