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school同学会(无输出,白读书)生活家读书

69/70 小自班038 周总结——文字里的时间,你是快还是慢?

2017-05-07  本文已影响29人  时光蜜糖

每次写好的文字,我会反复的读上好几次,挑一下错字和标点,再整理一下语句。虽然是一目十行的速读,但是发现的问题却是不少。今天着重的讨论2个。

1、用词颠倒废话多

病句:“所有的一切,这样的就是。”

更正:“所有的一切,就是这样的。”

病句:“我想他大概不愿意如此这般的想这些个事情。”

更正:“我想他大概不愿意想这些。“

有时候,我来写字,是按照口语的习惯,往上罗列。也不知道是受了舶来文字的影响,还是学的东西太多太杂,语句顺序开始颠倒起来。

明明是“你吃饭了么?”,非要说成“吃饭了么你?”

明明是:“今天晚上一起去朋友家看新生的宝宝。”,非要说成:“一起去看新生的宝宝,朋友家的,今天晚上。”

有一些符合口语的习惯,写出来就变得很别扭。小学用的传统写作规则,已经被遗忘太多了。

2、在写作的时间里,时间飞快

“在写作的时间里,时间飞快”的意思不是说写着写着忘了时间。而是说,我们在一个字一个字的酝酿文字的时候,常感觉已经把情节讲述得特别细致明了。尤其在键盘上敲字,更是感觉过了漫长的时光。然而真的读起刚刚写的文字,又感觉“怎么这么快就读完了?”仿佛是无数情节还没有被表达出来。情节不饱满,细节不精致。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脑海中的情节丰富艳丽,但是写出来却贫乏苍白,理由要么是懒,不愿意罗列文字,要么是水平有限描绘不出。

我认为我是前者。

然而这种“不愿意罗列文字”,并不是内心不愿意,更多时候这是一种潜意识,或者说一厢情愿。自己内心的感受,想像读者也能感受得到,于是精简又精简。

这个偷懒的作法,在写论述的时候可以使用,描绘细节就完全不可取了。

所以说写作是一个慢工才能出的细活儿。我们用一小时的时候来编织一个场景,读者三五分钟就能读完。这种时间差异,使作者和读者在二个不同的时空。想要作者和读者通过文字来相爱,那读者要学习珍惜,了解每个字的来之不易;作者要学习耐心,用心创作更美妙的文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