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雪

清宁斋杂谈(二)

2018-09-04  本文已影响0人  清宁无咎

    先确定下标题吧,今天内容依然会跟着思绪走,但在此之前,还是说些自己的事情吧。

      目前正在找工作,昨天晚上入睡后,左思右想为什么我的简历被浏览的次数这么低,而且投递的几家音讯都没有呢,那些工作我是会做的呀,对自我的信心还是十足的,后来想明白问题绝对出在简历上面。

      HR每天收到的简历,不下几十百份,多的时候,则可能会被简历海淹没,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负责任的有经验的HR仅仅一个标题便决定简历的读不读。

      今天上午,重新修改了简历,让简历标题更清晰明了,内容更条理分明。这份简历,相较上次的来说,确实有了更大的进步。至于效果怎样,需要实践一下。

    通过简历这件小事,我突然领悟了一点,就是意识这个东西,在很多时候,常常指导选择,而选择带来结果。结果是个中立词汇。结果好不好,在选择之前就应考虑到坏的结果。这是一种危机意识,当然,也不能因了可能的坏,而做了悲观的拖延。

    话说回头,意识的觉醒,非一日,它的建立,也非短时间。在家呆了两年,从五线小乡镇来到一线特大城市,环境已换,而意识没有来得急跟上,那么所作出来的简历,不忍回顾,经过一个月的适应调整,对上这座城市的节奏了,思维方式也在进行蜕变,便将简历做了修改。(此刻不得不赞叹一句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挺强。)

    在微博和新闻网站上浪啊浪,才没让自己脱节太久,同时,与诸多好友保持着网络联系,才不至于坐井观天。当然更庆幸的是,喜好读书、浏览网页的自己,没有将时间花费在莫须有上面,长期保持着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真的是一笔财富。昨天还听了一则英语演讲,关于《不读书到底输在哪里》,不谈论这位女士的观点,而是对她的经历颇感兴趣。她曾经在2012年——2013年这一年时间里,突产生一个idea,想去读英文之外的读物,想了解这个世界上其他的书籍是怎样的,那里的人发生了哪些故事,于是她做了个决定。‍想到就做,十足的行动力(划重点,这点需要记住),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一则求助信息。内容是:介绍了自己是谁,目前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深觉自己阅读量狭小,想拓宽书籍阅读,请问可以帮助我吗?

      一则陌生的求助,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广泛支持。那一年里,这位女士不仅收到了很多书籍,也了解了英语世界外的广袤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同时也交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是个很温暖的故事。故事主人公经历令人羡慕,如今她站在台上,与世界的听众分享她的人生、她对世界的解读。我记下这个故事,除了共鸣,也是为了激励自己。

      说完阅读 ,就来聊聊写作吧。这一个月来,不是在求职路上奔波,就是在图书馆和家里创作和阅读书籍。昨天,决定好好休息一下,做点好吃的。

    “自己做饭吃的一天,手艺不咋的,吃得很舒服,最重要的是吃完后全身轻松,没有在外面吃的那种腹胀感。自己做饭,健康生活。”这是我在微博上记录的小心情,美滋滋。

      晚上,创作群按时打卡。一个半小时不到,写下3000字,这还是有查资料的情况下完成的。被自己的表现惊异了,发出“天”的感叹。找了原因,应是中午有眠一会儿,头脑清明,思维更活跃。为走更远的路,休息一下也是正常,弦不用崩得太紧。

      刷微博的时候,看到有人在匪大后面留言,问她创作的时候是不是会经常掉头发,匪大回复说一堆一堆的落。我想,自己也是有这样的毛病了。闺蜜说我掉头发这么厉害,是不是要去检查之类的。我初初以为是手机辐射原因,现在嘛,终于搞懂了。

    创作群的一些女孩子,也在烦恼掉发的事情。各种护理方法和洗发水都出来了。目前,在使用霸王防脱膏,希望对自己有点用吧,否则就要换别个牌子了。

      抬头看外面,晴光正好,是出游的好季节,可惜不能成行,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解决后,才有闲情逸致游山玩水。这个月,闺蜜要去桂林旅游,留我一人在家,想来是十分不习惯的。

      今天早上出门,迎面走来一个美女。这个美女到中年了,身材丰满,上身小碎花半袖衫,下身修身的过膝裙,手里提着东西,皮肤很好,嫣然一笑的样子尤其迷人。心情被照亮的我,在想自己能欣赏到美,是不是因为发现美的眼睛又回来了呢?

      自从写作后,心思更加细腻了,对周遭的事情更有耐心了,用读者的话来说,女主佛系,大大应也是温柔的人。哈哈,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评价,昨天见到一句话,原话不记得了,好像说的是真正的温柔是有同理心。前段时间,还看到一句话,温柔是思想成熟的标志。这么高的评价,感觉自己戴不起,唯望前路漫漫,与温柔同行。


附上一篇简短的新媒体课程总结,愿写出更好的内容: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各大平台(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数字电影、桌面视窗等)似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多媒体网络平台支撑下,线上线下连为一体,为企业品牌塑造、企业形象打造、广告和网络营销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众多平台中,微博与微信是两大个体用户活跃指数最高的,因此微博营销和微信营销成了很多企业的必然选择,而在这两大选择中,企业作为自媒体,如何运用好两大平台成为了必修课。

一、搭建与个体沟通桥梁

      企业自媒体在运作中要避免“只说不听”的局面,积极与其他自媒体进行互动,深挖用户心理,探讨满足用户需求,让用户深度参与进来。

      用户的需求是什么,这必然要企业自媒体积极寻找。如对某产品的建议、对某产品的不满或者对服务态度有异议等,这些都能通过搭建社群、留言等方面了解到。

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企业自媒体不能千篇一律,否则死路一条。在这个新经济时代,万物皆成了平台,所见皆成了媒体,如何博眼球吸引用户目光,是每一个自媒体需仔细想想的事。

      万物互联时代,用内容抓住用户,方是上策。内容不同,性格必然也不同,这就是企业的独特所在。内容的打造,除了简单的日常发布,还要紧抓用户诉求、适时制造话题,循序推进持续跟进,引爆话题。一步一步递进,是每个新媒体运营人员需要学习实践的。

      在自媒体的运营过程中,要坚定运营理念,可以“个性化”,绝不能“小编化”,这是从业者的一种专业态度。怎样避免“小编化”呢?

1. 避免陷入自嗨状态。

2. 定位清晰明了,‍以专业的态度和丰富的学识来对待。

3. 不能脱离群众。走群众路线,是企业的立身之本。

      在企业中,自媒体是面对最多用户的人,这部分用户有着强烈的参与企业运营的渴望,因此实时关注用户,快速回应用户才能做好自媒体。

    总之,理论先行,实践归纳。新媒体运营不是三两句能说得清的,它是一个专业的课题。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沉淀,它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与知识也必会越来越强。在运营中,具有传播的个性和风格,保持态度,才能与用户共成长,实现企业和消费者双赢局面。‍

微信号:qingningwujiu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