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把你蠢哭了吗

2022-06-29  本文已影响0人  弋川

书名:是我把你蠢哭了吗

作者:[英]迪安·博内特(Dean Burnett)

1.假如每做一个必须做的选择都需要对各种可能的后果进行一番权衡,那将极其浪费时间。而如果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自然会变得容易许多。

2.我们要思考所说的内容、处理信息、完成说话所需的身体动作、听到说出的话并判断得到的反馈,理所当然会对此记得更牢。

3.假如你遇到一个人,是你见过的最美的人,你对此人一见钟情,恐怕这位爱慕对象的名字会让你兀自默念好几个礼拜。

4.一个人的名字就是一种听觉信息,你听到名字时听的是几个字,想到名字时想的则是组成这几个字的音节。

5.喝醉后,人变得更容易想到什么就直接说出来,或是更有可能做些疯狂的举动来博人一乐,比方说,欣然应允写一整本关于大脑的书。

6.大脑还会根据记忆中储存的信息来识别模式和倾向。过去的经历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这是很自然的。然而,我们的很多初体验发生在童年,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日后的生活。

7.成长过程中,我们周围环境的大部分都是受控的,所知道的一切几乎都由认识和信任的成年人告知,所发生的一切也都在他们的监督之下。在人生最关键的塑造期,这些成年人是我们最主要的信息来源。

8.也许大脑对任何随机事件的反对都只是由于某种事后被证明行之有效的随机突变。

9.父母批评过度,会让孩子总怕自己做错了什么而惹恼尊敬的权威,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举动;而若家长保护过度,则会让孩子一丁点儿负面反馈也接触不到,因此长大离开父母的庇佑后,自己做的事一旦引起了负面的结果,就容易因为不适应而反应过度,比如难以应对后果,并且极有可能害怕同样的事情再度发生。甚至小时候被反复灌输陌生人有危险的观点,都或许会令人长大后对陌生人过分紧张。

10.赞扬当然极好,但实事求是地说,批评确实会把人刺痛。

11.我们亲身经历负面事件时,会相应地产生种种情绪和感受,海马和杏仁核又开始活跃起来,最终在情绪上增强记忆,令记忆更为鲜明。

12.什么事一旦成了规范,爱新奇的大脑就会倾向于通过习惯化过程将其滤除。因为既然一直发生,忽视它也安然无恙,为什么还要浪费宝贵的脑力资源来关注呢?

13.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智力投入到某些方面或是特定方向,无论是否出于自己的喜好、成长方式、环境或是某些细微的神经学特质带来的内在偏好。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据说智商特高的人会做出我们认为很愚蠢的事,并不是他们不够聪明,而是他们太专注于自己的领域而不在意其他方面。

往好处说,这或许刚好意味着你可以大肆嘲笑他们,反正他们也注意不到。

14.况且,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和他人能力的优秀本来就是件需要智力的事情。

于是我们就看到有的人在自己全无亲身经验的事情上自信满满地与他人激烈争论,哪怕对方已经在该问题上钻研了一辈子。

我们的大脑只有自身经验可以借鉴,而我们的基本假设是人人都和自己一样。

15.主动接触更多知识、信息和概念意味着记住的每样东西都会积极增强你的晶态智力,而经常运用液态智力设想如何应对各种局面会让你在事情真正发生时游刃有余。

这可不是逃避现实,学习新东西、练习新技能会给大脑带来结构上的改变。大脑本身是具有可塑性的器官,它可以,也的确会根据需要而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16.没错,我们的智力确实能够提高,只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付出长期的努力,而且还不能只做已经擅长或学会的事情。

当我们已经很擅长做某件事后,大脑会在此事上效率很高,基本上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事。

而如果大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它就不会有所调整或做出反应,于是就出现了自我限制效应。

那么,现在问题的关键似乎就是,如果你想让大脑变得更聪明,就必须有决心比它更聪明才行。

17.试图利用简单的笔试来确定一个人的人格特质,那纯粹是徒劳,无异于想用一把塑料铲雕刻出总统山。

18.把创造性活动看作满足自己的开心事的人所感受到的动机,要强于那些为了获取他人奖励的人。

看起来,相比于他人提供的正面结果,与自身行动相关联的正面结果更有分量。

19.把自己乐不可支的状态公之于众是有好处的,因为人们不论愿意与否,都已演化成会被逗笑的样子。

20.别人对我们所说的话、为人处事的方式、所做、所想,以及建议的、创造的、相信的东西,全都对一个还在成型期的大脑有直接影响。最关键的是,人的自我(包括自我价值、自尊、动机、志向等)大部分来自他人对我们的想法和做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