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言家💡甜爸说

💡甜爸说~我不做“完美”的爸爸

2018-08-16  本文已影响45人  瑞敏谈成长

《我不做“完美”的爸爸》

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提出两个概念“抱持”和“足够好的妈妈”,国内精神分析学者曾奇峰翻译为“60分妈妈”,我也觉得更准确。

相信我们这一代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很多会亲身经历过,父母对自己事无巨细的管着,你永远在她们眼中是长不大的,也不可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和秘密。你反驳一句,就会说:

“别不知好歹,都是为你好”

“我起早贪黑的,不都是为了你吗”

“就你一个孩子,没了你我该怎么办”

“你不听话,就是不孝顺”。

我们慢慢习以为常,慢慢刻到骨子里,慢慢的再传给下一代。当自己初为父母,没有人教你如何成为一个爸爸、妈妈,我们会的只是再次复制、粘贴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教养模式。直到有一天,我看着4岁的甜宝怯怯和服从的眼神,我知道我错了。

又到新的一学期,尤其是快面临小升初,看着很多孩子被辅导班填满假期,我只想用这两个月,和孩子一起理解一些事情,养成一些习惯。

[机智]——下面的就是我一家之言。

很多父母很有“责任感”的为孩子,开通了路,填平了坑,点亮了前行的灯,甚至是你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忽略的是,你同时也剥夺了新一代孩子成长的多样性,和本属于她人生的精彩,然后勉为其难的说一句“这一切不都是为你好!”。

真的吗?

这一切真的是孩子想要的未来吗?

换句话说,你可以为孩子“指点江山”一辈子吗?该跳的坑,该越的沟,该爬的山,一个不会少,早晚都会再次经历,这才是人生,这也是一个人成长的代价,是不可能让父母帮忙“给人生作弊”的。早点经历对孩子的成长更好。

只有孩子自己经历了,才知道未来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自己。父母只是一个“底线”,或者说道德底线,人毕竟是社会人,需要和谐融入社会;和永远在背后提供支持、鼓励,安全的“大后方”。

我想要做的就是激发孩子的“自我效能”。和孩子携手一起培养:

1、会自我设定可量化,可行性的目标;

2、会逐渐合理分配和机动性调整时间方案;

3、有意识自我激励,保持自信心,理性乐观;

4、有韧性,不惧错,不怕败,敢挑战;

5、维护关系,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界限分明;

6、有自己的想法,有感受,有情绪,并敢于表达,会自己处理。

[机智]——其实,这一切都不重要。

[玫瑰]重要的是,我希望孩子自己知道:

“我永远都是一个被爱的人”

以上,来自我这个做爸爸的一家之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