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夜里想与自己聊聊
安静的夜里想与自己聊聊天。
上周六日参加了妻子朋友们的张北草原一泊两日自驾游。
我对出门游玩毫无兴趣。虽然我很懒,但不爱出门玩并非是单纯的懒;更加不会是不喜欢妻子的朋友们。
而是,我如果能独处,我就能在独处中得到很多很多的……
快乐。
中国男性预期寿命75岁,我现如今度过了生命中的44%。
37%的经历就足够做出理性而不失遗憾的选择(出自万维钢的精英日课第二季)。
-
我可以找找电影,新片、老片,总有我没看过的片。
-
我可以打游戏,我买了好多游戏:车枪球、回合策略、角色扮演。ipad、steam、Xbox。
-
我可以看书,我买了很多很多书,从美术专业到其他不相干的行业。
-
我还可以研究有什么可以学习的软件,我买过一些课。
-
我有一把民谣吉他
-
我还有一套完整的水彩工具
-
我可以写写作文,随便叨B叨。
我所拥有快乐的素材的数量,已经远远大于“足够”,然而消化这些素材还需要一味最关键的药引——时间。
出游需要两个白天一个晚上的时间。所以当妻子提起“与友人同游"这件事的时候,我内心里是一百个不想去。
但是我不能驳了妻子的兴致。极端的性格带来极端的成就,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平凡的庸人。只想好好维系家人的情感。
家庭中的个体,需要把自己放在家庭、家人的后面
家庭或是任何"组织”的维持,都是要消耗能量。而我的这个周末时间,就是维系的能量……之一。
如果我那“不想去”而去的痛苦,能换来妻子多一点开心,那这能量消耗就值得了。
感谢移动互联网消灭了大多数中国人的无聊,不论你是什么职业:农民工、保安、白领、老板,老板……手机都能救你,于那些不得不把肉身置于某地的无奈。
然而我因为易晕车的体质,在车上只能看沿路风景而不是手机。
好在驾驶员友人礼貌的聆听,能让我一路上时不时有机会叨B叨。
如果让你回忆中学时代的某个泛泛之交的名字,那几个字将会让你好长一段时间里叫不出来。就像好多我讲述的内容,至少半年没有说起过了:穿越平行宇宙、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所以我居然会有一点惊讶:原来我还记得一点XXXX。进而我会回忆起那些时刻,曾经我因为看到这些信息,激动了好久。我甚至想要动手把它们写下来。
然而我并未有所行动,连头脑中的思绪都开始吃了灰。
一切都因为有机会叨逼叨,回忆,调用记忆点;组织语言、尽量说出来;说出来后,自己好像重新获得了……认识。
老信息带来全新的感受:首先是认识自己,然后想去认识那些知识点。
好像对这个世界重新燃起了好奇心。
好像摆脱了一点无力感。重新能给自己的脑子掌掌舵。
我们在张北草原的一些景点转悠、看了风推摇油菜花田,马儿和小汽车漂在草上,草皮子的清香味裹着马粪的酸气,酣畅的汽水和能挤出奶的羊腿,友人们贴心又细致地准备了饮食用住,看到粗犷的铁花。
收获最大的是,还是让自己多叨逼叨比较好。有人愿意听最好,没人听的话,就写写。
唯有表达的快乐,才是绵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