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注释学习要善于联想、拓展(二)——以《出师表》中的解释为例

2023-03-10  本文已影响0人  旭日老师

联想、拓展就是在注释中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进行联想。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二者互相影响,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整体,有时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下面就以《出师表》的课下注释为例,说明如何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原理进行联想和拓展、迁移,巧妙地加深刻下注释的理解和记忆。

1.先(1)先帝:指刘备。先:尊称死去的人:~父,~烈。联想祖先、先人、先人板板(口语)。

(2)先汉:指西汉,下文的“后汉”指东汉。

(3)先汉: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译文: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

2.崩殂:指帝王之死。

(1)崩:是称天子之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等同于“驾崩”。包括皇后和皇太后等身故也可称“崩”。(2)薨:古代诸侯、皇室成员、有爵位的官员死叫薨,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唐代后仅二品官员死后才用薨。

(3)一般官员和百姓死亡,则称“殁”“殂”“千古”“殒命”“捐生”“就木”“溘逝”“作古”“弃世”“故”“终”等。

(4)父母死后。孩子们则讳称“孤露”“弃养”,长辈去世则婉称“见背”。

(5)佛道徒之死,说法更多,如“涅般”“圆寂”“坐化”“羽化”“示寂”“仙游”“登仙”“升天”“仙逝”等。“仙逝”现也可用于被人尊敬的人之死。

3.存亡之秋:秋,时候。联想:多事之秋。

4.开张圣听:联想,圣明:指英明圣哲,无所不知。封建时代称颂帝、后之词。圣世,以'圣神文武'为称颂帝王或杰出人物之词。主圣臣良。

5.内外的相对性。不懈于内(朝庭)、忘身于外(这里指疆场);内外异法(内指宫内,外指丞相府)。

6.愚以为:愚,我,谦称。如~兄。~见。~以为不可。

7.悉以咨(zī)之,咨诹善道。咨:询问,如咨询。

8.躬耕,亲身耕种。躬,亲自。联想:事必躬亲,躬行节俭。鞠躬(并非亲自之意)尽瘁,死而后已(也与孔明有关)。

这样一来,以前的注释和现在的注释形成了一个整体,在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中可以在对比中发现规律,理解和记忆反而轻松,在考试中的迁移也相对容易得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