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我们都过分关注“教育”了?
文|过隙红驹
刚从公号上看到一篇文章,标题大意是“逼孩子优秀,然后就可以骄傲地活着”。近来这类文章真是此起彼伏,甚至和另一个阵营的观点经常展开骂战。在资讯发达的时代,各种观念冲击碰撞最激烈,以至于人类越发展就越迷惘……
而光从这个标题来看,最没有争议的应该是“优秀”两个字——大抵上,无论父母身处于哪个层次,对孩子优秀的期望都是高度一致的。
那最有争议的,应该就是那个“逼”字吧。
01
前两天闺蜜Y在群里吐槽,抱怨她妈妈给她的女儿报读了太多周末的兴趣班和辅导班。
Y:“周六早上舞蹈课,下午两点英语课,傍晚六点美术课,然后是合唱课,周日一早又是学而思数学课。我妈还跟我吵说那些课都是玩的,没有压力!”
另一个闺蜜F就劝她:“我觉得你妈安排的挺好的,都不用你操心了。”
Y:“唯一幸运的是,从报名到接送都是她老人家一手操办搞定。”
F:“你这是在撒狗粮吗?那你还想怎么样啊!”
Y:“学那么多东西意义何在?对孩子而言真的需要吗?!”
F:“那你有时间陪女儿到处玩吗?不学这些留在家里也只能看电视玩手机了。”
Y:“不是的,我宁可她在家里,做她想做的事情,我不希望她长大后童年的记忆就是在一个课堂赶往另一个课堂。”
Y继续说:“我不是不舍得花那些钱,我是觉得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连老人家都跟别人攀比谁家孩子在学什么,如果自家孩子不学就觉得亏待孩子了!”
F:“其实学这些东西不是用来比较,我是觉得给小孩培养多点兴趣爱好,以后他有更多的选择。就像我儿子现在学网球每周花5-600元,并不是我要他以后当个运动员,只是希望他长大后能找到多点乐趣。”
Y的女儿7岁,一年级。
F的儿子13岁,初一。
有趣的是,通常孩子在四年级以前的父母,都持Y的观点;而四年级以后将要面对小升初的父母,就会逐渐转变到F的观点。F自己就说,很后悔小学的时候,没让儿子上过学而思。
这种观念转变的契机,是父母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的孩子并不能一直无忧无虑快乐成长,一抬头,小升初这道关口就已经结结实实地坐落在面前,而必须由孩子自己去过关斩将。
一夜之间,父母的淡定落花流水。
02
半个月前,网上有一个关于中国留学生失手打死情敌的新闻。
这个孩子恰巧与我有点渊源,我大概知道一点他家的情况。
新闻标题中有敏感的字眼——富二代。而据我了解的,他家就是最典型的中国中产阶级生态。父亲在金融行业有一定职位,母亲身体不太好,一直在国外陪读。孩子上的是私立高中,留学生活处于比较优越的状态。
出事后,可想而知这个家庭所遭遇的毁灭性打击。姑且不论另一个已经被彻底毁掉的家庭,这种噩梦一定是天下父母都难以承受的苦痛。
也一定,大家会把一切都归咎为家庭教育的失败。尤其在中国,成王败寇历来是颠扑不破的叙事方式和评价结论。而在这个事件里,还有一个女孩子被杯葛得体无完肤,即使将来她在法律上完全无责任,当下网络上的舆论法官也已经判了她十次死刑。
早知今日,他的父母一定会后悔没把他留在国内吧?在追求孩子优秀这件事上,究竟是哪个步骤出了问题?
网络图片03
新闻很多,还有一个。
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一名大二的中国留学生,在近期某个周末选择在宿舍内自杀身亡。这个女孩子在国内一直就读于名校,成绩优秀,性格开朗,去世后人们才从她的微博里发现她内心的孤独和哀伤。
类似的例子太多了,以至于部分父母老师开始反思关于学习压力这件事。这也是目前国内在教育上最有争议的话题,即:适当的压力是前进的动力,然而怎样的压力才算适当?
网络图片04
这就回到了最开始的那篇公号文章:逼孩子优秀,要怎样“逼”,才合适?
心理学界普遍认同一句话:无论孩子出现了任何问题,归根到底都是父母的问题。甚至,有时孩子明明是没有问题的,可是父母就非认定有问题不可。这个“问题”,就出在父母对孩子的认知和定位上。
从生物学上看,很多物种都具备强迫后代学习求生并且变得越来越强大的本能,在这个本能的驱使下,有些父母甚至会成为牺牲品。这种现象被称为“基因意识”,即在物种的基因里有一种把自己复制、放大和延续的自觉。从这个角度来讲,期望孩子优秀、甚至超越自己就成为了某些人心理上的笃定。而孩子的能力并不一定总会符合我们的期待。从来没有一个人可以事先清楚地告诉我们,孩子的先天能力如何,后天的历练如何,最后孩子的优秀程度如何。再加上我们才刚结束不久的独生子女时代,基本上每个家庭对自己孩子所寄予的厚望都是差不多的。父母都深信自己的孩子在资质上绝不会比别人差(而只会更好),只要自己在后天教育上抓得紧一点,孩子一定可以有傲人的成就。有区别的,只是对于“教育”这两个字的认识和理解而已。比如前文里的Y和F。
05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我们都过分关注“教育”了?
无论是强调自律和克制的精英教育,或者是强调轻松和自由的快乐教育,里面都烙印着父母由自身经历总结出来的人生解读。这种解读带有不同时代、不同个性的片面和狭隘,无论对于父母本人有多么深刻的教训或者意义,对于身处另一个时代的另一个生命状态,显然都不一定合适。
于是,身处焦虑中不能自拔的父母们,开始寻求一种前瞻性。他们在预测下一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人类社会的走向,期待能通过理科的计算,把教育设计成一把外科手术伽马刀,精准切割,把失血控制在50ml以内。
可是,重点不是我们不知道优秀的方向在哪里,而是,关于每个人的优秀模式是怎样的?
多年以前,在我进修心理学课程的最后一个科目《心理健康》上,老师用一句话结束了最后的一节课: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你并不知道ta是参天大树还是灌木小草,但只要你给予孩子充足的养分,他们自会长成自身最好的样子。
对于“充足的养分”,很多人立刻就会理解为:啊,就是足够的爱和教育资源嘛。
我觉得可能对,也可能不对。因为爱和教育这两个概念都太宽泛,概念和行为都有太多偏差。我比较认同的,是李子勋老师提出的:关系大于教育。
“好的教育会体现在好的关系中,好的家庭不用刻意地教育,孩子在好的关系中就知道该怎么做,所以这时望子成龙就不再是难事儿。关系是什么意思呢?关系不是依赖,而是平等,孩子有话可说,家里也没什么禁忌。……在这样关系的现实里,你不用教育孩子,因为你的审美观、价值取向会通过这样的共情传达给他。”
每个人最好的样子,就是ta的优秀模式,体现在ta既有积极向上的姿态,也有从容自在的状态;不慌不忙,却又不断成长。这不是父母可以任意期待或者想象的。优秀不能逼,只能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