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跟岗学习日志(十)

2018-11-16  本文已影响0人  skycat285

        同课异构——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盲点

                      熊思敏/文  2018.11.16

        这两周自我感觉自己的知识量不够,节奏不快。原来自己之前在学校认为较为的速度,在江苏都变得很慢,才发觉人原来可以有无限的潜力,林清玄先生的“与时间赛跑”是我们这两周最好的诠释。争取午休时间研讨,争取晚上休息时间写反思,争取晚饭时间磨课,一切一切都在变化。说真的,来南京的第一周,我的反思真的很肤浅,只求自己可以交功课就可以了,慢慢地开始在听课过程中把那些争议和共鸣都记下,再慢慢地学习规范和美观,然后慢慢到内容的层次和深度,一步一步在变化,不敢说现在自己的日志认真,但可以肯定地比第一天到步有进步。

        同课异构是个历久不衰的话题,想想自己也好几年没有同课异构了。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似乎从看热闹慢慢来到了看门道的路上,中间哪儿有猫腻,哪儿有缺陷,都略微感受到。今天的两节同课异构的《百泉村》,都是两节非常精彩而又精心设置的课,是我脑海的新开篇。现在接着这话,谈谈今天两节课的异同吧。

        不同之处如下:

        一、结构思路不同

        郑老师的主线是扶村引山重泉,后以泉贯通了家,再把全文串联起来;李老师的是引村扶山放泉,再串联起家。

          二、亮点不同 

        (一)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郑老师的亮点在于重讲泉,用泉水扩散到每一个章节,因为每个章节都有泉的足迹,比如:《村》这章中“清泉在檐下流淌”,《家》这章中的“就会看见一眼泉水”、“水”常浸的地方、“我总伏在泉边,照个影儿,清清凉凉的;喊几声儿,嘤嘤嗡嗡的。”在这些章节中,泉水又带给我们怎么样的感觉呢?当时学生回答:“欢乐、想象、温暖”,用泉水带给我们的感觉融入到每个章节中。而李老师的亮点在重表达,比如第一,训练学生表达反问句和设问句,比如:你不觉得你是生活在童话世界里么?还有每一章节中的首尾中的设问句。第二,训练学生说导游词,比如:教学生训练介绍一处,可选山、泉、家、村。第三,训练学生评价他人,在孩子汇报导游词时,用评价表评价他人的分享,有的放矢。这与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李伟忠特级教师提到的“关注表达,指向学生表达”是不谋而合的。

        (二)情感价值观的不同

          郑老师的目标是体现泉和人的关系;李老师的目标是由对家乡的热爱推向对祖国的热爱。

          (三)写作顺序的不同

          郑老师教“山、泉、村、家”的顺序是从内容上一直讲下来;李老师教时是引导学生由远到近。

            相同之处如下:

            一、都突破困惑

          两位老师都教学生不会的地方。郑老师突破了两大困惑:“第一是为什么叫白泉村?第二是为什么要分成四章来写,连在一起写不可以吗?”李老师突破了不容易表达小山村小的地方,比如这两句:当你在峡谷里行走时,你会听见鸡的名叫、狗的吠声,还有孩子们的歌声和山村小学的铃声。村里,路面是用石头铺的,房屋是用石头盖的,围墙是用石头砌的,猪窝、鸡舍也是用石头垒的。”

          二、都关注表达

          两位老师都迁移语言训练,郑老师迁移了练笔,比如:课堂上马上让学生改写或编写小诗,李老师迁移练说,比如:请学生当导游,介绍白泉村的一处或多处。

          同课异构,不仅让大家觉得异彩纷呈,更重要的是看到了自己教学的盲点,我想这样的一课一得才是我们老师才最为需要的。

南京跟岗学习日志(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