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雨天的棉花糖》—在战争中大难不死,幸存之下却生不如死(2)
2、红豆悲惨的人生是如何造成的?
首先,他长错了性别。他从小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男孩子,关于这一点,小说开篇没多久就做了详细的描述。
少年红豆女孩子一样如花似玉。所有老师都喜欢这个爱脸红、爱忸怩的假丫头片子。红豆曾为此苦闷。红豆的苦闷绝对不是男孩的骄傲受到了伤害的那种。恰恰相反,红豆非常喜欢或者说非常希望做一个干净的女孩,安安稳稳娇娇羞羞地长成姑娘。他拒绝了他的父亲为他特制的木质手枪、弹弓,以及一切具有原始意味的进攻性武器。姐姐亚男留着两只羊角辫为他成功地扮演了哥哥,而红豆则脸蛋红红的、嘴唇红红地做起了妹妹。但红豆清醒地知道自己不是妹妹,他长着女孩子万万长不得的东西。
在传统观念上,男孩子就应该有男孩子的样子,他理应喜欢木质手枪、弹弓这一类男孩子都喜欢的玩具才对。但是,他却喜欢唱歌,喜欢拉二胡,这些似乎更适合女性。
于是,他被小伙伴们取笑,被排斥。这些都源自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被禁锢所造成的。
另外,红豆父亲的价值观也是影响红豆悲剧的主要因素。他的父亲曾是一名上过战场的军人,因伤致残却光荣地回归,他希望他的儿子也可以威风八面。因此,他剥夺了红豆的音乐梦,硬是逼着他去打仗。
红豆父亲的这种近乎变态的思想观念,又何尝不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红豆回来了,“我”觉得是一件很高兴的事,于是找来了童年的小伙伴为他接风,结果小伙伴们却直接忽略掉他。
我注意到他们几个今天约好了似的不提红豆。红豆的脸上一直挂着很多多余的客套性微笑。这使他看上去很累。
小伙伴们的冷漠,“我”的妻子弦清早就预料到了,就连红豆爱着的人曹美琴也说,被外国人抓了去很没用。“我”的同事顾太太更是说出了其中的真相:“抓了还不就是叛徒,还不就是汉奸。这是中国人都懂的道理。”
红豆的妈妈甚至说:“豆子,妈看你活着,心像是用刀穿了,比听你去了时还疼豆子。”多么锥心的话语,竟是出自自己母亲的口。有哪个当母亲的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去死?光是看文字都感到窒息和绝望。
无论是外人,还是最亲的人,乃至整个社会,在他们眼里,上了战场就得舍身救国,当了俘虏就要付出性命才是仁义之士,不然就是叛徒。所以,红豆的归来,违背了他们传统观念下的价值观,他的归来就是一种罪过。
最终,年仅二十八岁的红豆,在世俗的鄙视下,生命一点一点地消逝。像雨中的棉花糖一样,生命慢慢地融化,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过一句雨天的棉花糖,这也是毕飞宇的厉害之处。
很值得阅读的一部作品,可惜我能力有限,目前能理解的只有这么多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