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观

2023-03-08  本文已影响0人  Jennifer美玲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黄帝内经》此句意:观察自然的运行,体悟世界的本源,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去行事,就能尽得其妙。

《易经》观卦也启示了“观下瞻上”的道理,在上位者以道义观下,在下位者以敬仰观上,人心顺服归从。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同样说出了观的深意。观察人情风物,总结出一定学说,用以教化天下,使天下成为一统。天文,人文,都需要观。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这句话同样来自《易经》,在道家和佛家的修行中,讲观心,有内观,物观之法,其中内观只用心灵去感悟去体会,外观直接用眼睛去观察,物观是为更仔细的以目观察。

《论语》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孔子说,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考查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观天文,人文,观一草一木,山川河流,重要的是要看到背后的规律,这才叫观。如果只是用眼睛看,那只是看见。也就是说,能够通过事物的表象,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即看到事物的真相本质,才是观。

最高级的看,那就是观了。观,意义深刻。

因为观天象,地象,鸟兽,所以仓颉造出了文字。因为观天文,所以可以察时变,也就是掌握了自然的规律。观人文,所以可以化成天下,也就是熟悉了世间冷暖。观自在菩萨,所以能够掌握终极智慧,能除一切苦厄。观自在,所以才能得大自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