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的工作方法

2018-08-02  本文已影响4人  侠们

大哲苏格拉底告诉我们: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同理,未经反思的 工作是毫无价值的。

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受到自身固有习性的支配,叫作性格、特质或者模式、习惯都可以。当我们再工作中不自觉的陷入模式循环中,往往会陷入痛苦。

工作的特性要求我们以完成目标为中心,将自身放在一边,忽略你的个性,你内心的声音:不管这声音多么尖锐或者动听。

可以说,一切不以工作目标为核心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从这点说,工作即修行。将一颗浑浊的心修的晶莹剔透。

而如何再工作中修行达到卓越境界呢

我在这里要提出的是普遍适用的原则:见微知著法。

顾名思义,“见微知著”要求我们通过一些小事发现自身的不足,寻找自身的模式漏洞进行修正。

这需要我们具有反思力、自我觉察力、敏锐度。

工作中,一般不会发生大的争吵、批判,如果发生,那代表事态已经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

所以,大部分成长都是渐进式的,以细微的改变为前提,这也是相对安全的途径。

比如,当你被人不经意的抱怨一句,你可能会一笑带过,也可能会敏锐的感知到对方的情绪,探索事件背后的真实原因。

当我们将目光不断聚焦,深入到事件背后找到源于自身内在和更大背景下的缘由时,我们就时在实用“见微知著法”。

有些朋友会有很强的情绪感知能力,也会自我反省,但是成效不大,只因他们过于关注“微”,微观的事物,而忽略了“著”,即内在的本质,涉及到自身模式或者更大背景因素。

比如被同事抱怨一句“工作推进慢”,微观的反省告诉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积极推进工作。而宏观的视角告诉我们,工作慢的因素有很多种,是工作内容多、不熟练、外部因素限制、时间管理、项目管理、内部动机等。从更加基础的层面加以改进,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提炼几点:

1、觉察事件的发展态势。

2、觉察他人的反馈。

3、觉察自身状态。

4、透过现象寻找更本质的事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