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社国学经典国学文化经典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十三章 明见

2022-07-28  本文已影响0人  红林主人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十三章 明见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开始为我们解疑欺君之臣。他列出了九个人,这九个人都是“朋党比周以事其君”者,结党营私,欺君罔上。“以事其君”说得多么的无奈可悲,欺君者就是用“朋党比周”来侍奉君主的。

韩非子所列九人为齐国田恒、宋国子罕、鲁国季孙意如、晋国侨如、卫国子南劲、郑国太宰欣、楚国白公、周国单荼、燕国子之,这些人权重位尊,太威显贵,位至国相国卿,家族势力庞大,大到可以动摇国本,弑杀国君,新立君主。如齐国的田恒,《庄子·胠箧(qū qiè)》记载田成子盗齐国之事,指他为诸侯大盗,被称为“田成子取齐”。也是后世常引用之成语“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由来。

田恒是依靠硬实力窃国,他杀害齐简公,孔子斋戒三日,请求鲁哀公讨伐陈恒,鲁哀公表示鲁国实力弱小,让孔子问季孙肥。鲁哀公的意思是这事我无能为力,也管不了,你去别处看看,要不你去问问季孙肥。这明显是在推脱,君主都没办法你让我去问国卿。季孙肥是鲁国的正卿。

也有依靠自己聪明才智蒙骗君主的,如宋国的子罕,他告诉君主说处罚人是得罪人的事有损君主的名誉,这事就让我去做吧,而奖赏人是讨人喜欢的事能增加君主的声誉,这事你去做。结果国人都因害怕处罚而讨好子罕聚集其周围,逐渐君主失去了管控国家的权力,子罕篡夺了宋国君位。一个小小的计策蕴含着无上的智慧,宋国君主过于浅薄的心智与虚荣心葬送了国家。

如此九人要么依靠家族势力,权倾朝野,独揽大权,实力强大到可以随意处置君主,要么聪明绝顶,洞悉人性,看透君主,熟知治国之道,利用君主的缺点,欺瞒君主,达到控制君主管控国家的目的。不管欺君者采取何种手段,问题还是出在君主的身上,不能因为奸臣的存在,就能摆脱亡国的责任。不能用外因代替主因。韩非子讲明欺君之臣就是要让君主防范他们。

在韩非子看来欺君之臣的行径就是“隐正道而行私曲,上逼君,下乱治,援外以挠内,亲下以谋上,不难为也。”意思是: 不走正道而大搞谋私的勾当,对上威逼君主,对下扰乱法治,破坏国家安定,勾结外国势力来扰乱国内政事,拉拢下属来对付君主,做事毫无顾忌。

关于不法之臣的行径韩非子有专篇讨论,韩非子在这里分三个层次进行了总结,第一层就是徇私枉法,结党营私,这只是违法乱纪。第二层搞阴谋活动,威逼君主,破坏国家安定。第三层勾结外国势力,卖主求荣,成为国家的敌人。第一层与第二层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而第三层已经发展为敌我矛盾。对于君主来说,不法臣子的办法主要是心劫控制君主思想,名劫控制君主行为,事劫控制君主理政干涉朝政。

对于此类欺君之臣,韩非子认为“如此臣者,唯圣王智主能禁之,若夫昏乱之君,能见之乎?”意思是:像这样的臣子,只有贤德和圣明的君主才能禁止他们,至于昏庸糊涂的君主,能看得出来吗?韩非子的意思很明确对于这样的欺君之臣,古往的贤明君主是能够禁止的,至于糊涂君主就是放在眼前也看不到。那么言下之意就是这九个人的当世君主都是糊涂之君,他们要么被蒙蔽,要么装糊涂,反正打不过还不如委曲求全,全当没看见。

【隐正道而行私曲,上逼君,下乱治,援外以挠内,亲下以谋上,不难为也。如此臣者,唯圣王智主能禁之,若夫昏乱之君,能见之乎?】

贤明君主与昏庸君主的区别就在能否明见欺君之臣。对于不法之臣及其行为能够明查就能明见,而明查的最好办法就是依法治国,依法依规开展监督、监察、巡视、巡查,民意调查、离职审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