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思维 不正问

不正思维不正问 第十七讲

2017-10-19  本文已影响96人  3ce3655c72ec
花未眠

慧云 记于2017年10月19日星期四

1. 阿难佛、舍利佛的问答启示。

对于生活在五浊恶世的人,想要成长,需具备谦虚的态度。

2. 四果定义需要精准掌握。

3. 择师眼、择法眼

以能力为导向的择师等同于以利益为导向。

那么怎样去择师呢?能力和觉力的需要基于不同的因缘条件去选择。

从而要求修行人清楚自己的修行目标;清楚自己所处的修行阶段;清楚如何创造因缘条件去实现目标。

4. 理论的高度决定实践的高度。

5. 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

6. 对事项的判断要基于内因和外缘去判断,透过现象看本质,形成有逻辑的思维方式。

阿难佛问道舍利佛,并不是阿难佛对所提出的问题没有见地,而是在场的其他的修行人抛砖引玉,问出了他们心中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引导他们树立正见。

7. 思维体系的学习的高于技能的学习。

这也是道和术的区别。术的现象变化可能迷惑人,但是道(真理)却是永恒不变的。

8. 如何在与他人的认知碰撞中提升自己?

有共识的认知,能加速落后的认知的进步;没有共识的认知,是强列自我的碰撞,会导致相互妥协或相互远离(骄傲、自以为是、优越感)

9. 如何突破我的限制学习知识?

自己认同的观点比较同意接受,学习起来也很容易;不认同的观点难以接受。引申:容易得到的东西不会珍惜,反之,不容易得到的东西才会珍惜。

忌:思维方式被有我的喜好的限制,只学自己喜欢的。

这个道理告诉人:需要活在当下,随顺(尊重)因缘,珍惜眼前,从而活得端正,活得充实。

那么作为传播布施者,如何拿捏有度,营造让学人喜欢的因缘环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帮助身陷三界火宅、五浊恶世的凡人摆脱束缚于被束缚的,活得自在洒脱。

10. 界定慈善和慈悲的差别。

这让我想起了稻盛和夫的:小善如大恶,大善最无情

    以下是雾满拦江对善的解答,我想着很好的回到了慈善与慈悲的差别。

——能力之内的付出,且有利于对方成长的,叫善良。

——能力之内的付出,但无助于对方成长。往好里说是好心办坏事,往坏里说,是伪善。

——超出于你能力的付出,叫愚蠢。

稻盛和夫讲了个故事:

说有位老人,住在湖畔。

每到冬季,野鹅南飞避寒,会在湖中短暂停留。

有一年,寒流来袭,两只野鹅困在湖中,无处觅食。老人顿生恻隐之心,就每天去喂食。

次年,两只野鹅又回来了,还带了几只朋友。

老人继续喂养。

一年又一年,野鹅越来越多,南下避寒不再时尚,聪明的野鹅,都来老人这里,靠老人的善良存活。

——可忽然有一年,老人死了。

结果这一年,数百只前来乞食的野鹅,活生生饿死。

——稻盛和夫说,这就是小善造大恶,那数百只野鹅,都是死在老人的小善之下。

小善如大恶,大善最无情!

真正的善行,是珍视对方远飞的翅膀。

——真正的善良有三层,最低层是让自己快乐幸福,不成为社会问题,也不成为别人的问题。第二层是行有余力,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人,能够帮助别人成长,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快乐。最高层次是只为自己而活,而他人则在你的成就中自然获益。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佛陀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老子曰:上德不德,以为有德。孔子曰,天何言哉,天何言哉。真正的智慧如太阳划过天空,只为自己的快乐。但万物苍生,却于阳光中获得生命与滋润。大善无迹,当你心中想着行善时,你已经LOW了。

11.  选择自利还是利他的修行?

需要依情形而做选择。切忌界限不清楚的修行。区别修行是我见价值感满足下的修行,还是佛法体系下的修行,只有看到界限才能破界。

通过利他模式看见自己,让别人成为自己的镜子和回响,从而达到自利。

自我约束能力强的人可选择利他模式修行;自我约束能力弱的人,应先自立再利他,利用 他人检验自己的修行,证明法,体证法,验证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