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种子期的运营核心
种子期的定义是:产品形态尚未形成之前,只是一个概念的时候,就叫种子期
运营核心:验证产品概念是否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说白了,就是是否戳用户痛点,切记不能想当然的闭门造车
验证最低想读解决方案三步曲:
1.构造最低限度的可使用解决方案
最低限度的标准:结合解决方案和用户需求综合考虑,一般而言,越是刚需,对解决方案的质量要求越低
另外,在市场上没有同类概念产品出现前,用户对解决方案的质量要求容忍程度相对会高一些,市场如果已经培育过同类用户,容忍程度相对低一些,产品就需要走精细化路线
最好不要用一个概念去调研用户,因为这样很难得到用户的真实需求
在这个阶段,解决方案的实现方式不应受束缚,可以非常灵活,人工、机械都可以,怎么高效怎么来
2.锁定用户,进行接触、认知、促进使用
建议让强需求用户主动申请,也不建议用刺激的方式来吸引用户,因为这个阶段需要的是真用户
基于用户养成模型第一步,明确用户的高密度渠道后,主动申请和主动寻找 双管齐下,寻找足够数量的高需求用户
3.获取用户的真实行为反馈
人的承诺永远不如行为靠得住
多关注在产品的关键节点和产品的关键数据,用户的使用、付费等意愿,以此来验证产品的被认可度:比如付费类产品,就可以尝试考虑大折扣付费意愿;免费类产品主要关注留存等等
如何量化运营合格指标:
波特五力模型(供应方、需求方的议价能力,新进入者的威胁,同行业竞争,竞争对手),逆向推断,或者结合用户群体的数量,初步制定付费率、留存率、推荐率
标准制定后,检验结果再行对比
如果实际完成大于指标,则可以投入成本,启动萌芽期工作
如果实际完成小于指标,建议深度访谈,了解产品缺陷,进行优化再检验,以此循环
如果实际完成为0,要考虑重新定义产品
商业竞争的实质是用最短的时间找到用户需求与解决方案的最高契合点;运营思维与创业者思维高度一致,没有创业者意识的运营难以成为优秀的运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