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点滴自控力school同学会(无输出,白读书)旅行·在路上

风中逆旅—滑铁卢半马记录

2017-05-02  本文已影响76人  悬崖上的小树

2017年4月30日,我在滑铁卢完成了人生第二个半马。

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天,但想起来依旧澎湃。今天早上我决定趁着记忆还清晰,把这次经历记录下来。以后当面临逆境时,希望它能帮助我找回迷失的自己。

1. 准备

去年我第一次决定参加4月份的London马拉松时,老公强烈反对,搞的我又好奇又紧张,火速就完成了报名。前车之鉴下,我准备的特别充分,把能想到的都去做了。严格跟着Nike running的10周半马计划训练,跟随专业的陪练调整跑姿,训练稳定心率配速。跑前饮食和作息都严格遵守,跑的过程也一直特别谨慎,密切关注身体信号,以安全为最高宗旨,做好了随时退赛的准备。虽然由于缺乏经验乱了节奏导致后半程无比难熬,但身体并没有出现不适,最终以2小时16分顺利完赛。完赛后我骄傲放纵的不要不要的,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实践才是硬道理,今年决定报名滑铁卢马拉松的时候,身边没再听到任何质疑和反对。回想起去年半马的过程和近几个月几乎零跑量的事实,还是决定避免盲目的激进,安全第一选择了半马。

路线图

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次我是充满了自信和从容的,知道自己肯定可以安全跑到终点。加东的冬天冷且长,4月份之前不适合户外跑步,我主要是跟着私教在weight区锻炼,穿插着做一些HIIT。跑量远远低于去年,偶尔天气好时会跑五公里,一周前试跑了一次15公里,跑完感觉还有很大余量,就开始盘算着跑马后去旁边的德国小镇吃喝玩乐了。

可这一天真正来临时,却发现上天给准备了大大的“惊喜”。

开跑前一周气温骤降,天气预报显示跑马天气是:温度2到5度,早上5-11点有雷暴雨,降水概率98%,预计降水量15-20mm。醒目的闪电和大雨符号无比的扎心!

临行晚上老公苦口婆心的说:雨大的话不要跑!

我说:好的,打雷就不跑。

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说话时顺手把全顶帽子,防水越野服和hiking的gtx跑鞋放进了备用包,看天意吧。从决定报名开始,我就期待着站在起跑线上的这一天。虽然不是专业的跑者,没有势必要完成某个目标的决绝,但字典里也从没有“主动退赛”这个词条。

迈出第一步开始,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审时度势、安全完赛就是我对这次马拉松的期待。

2. 站在起跑线上

这次我有4位亲友组团同行助威(观光),后勤和拍照应该(不一定)有足够保障。从家到滑铁卢只要不到2个小时的车程,我们计划一早出发,到现场领号码牌和吃早饭。

头天晚上大家正在群里热火朝天的讨论第二天的跑马(游玩)事宜时,春雷惊起,大雨倾盆而下。赶紧查了一下滑铁卢的天气,也正在雷雨,虽然第二天上午还是雨,没雷了,谢天谢地!

迷迷糊糊睡到快五点,呼叫我的殿前侍卫们出发。空旷的高速上电闪雷鸣,雨刷器卖力的工作着,大不了到滑铁卢吃顿早餐拍个照就返程,我有些无奈的想。

雨后路景

可万万没想到啊,刚进滑铁卢雨就停了,天意注定我今天要在滑铁卢拿下半马,情不自禁握拳say耶~~

可更是万万没想到啊,兴奋只维持到了领号码牌的停车场。下车时车门一把没推开,使劲推开后吸了一口气说了句“我去!”赶紧又关上了。

风!太!大!了!!!

外面太!!冷!!了!!!!!

师弟此时用惺忪的男低音为大家播报:当前风速10-12米/秒,约六级;当前温度是1度,体感温度零下5度。累觉不爱,放开我,我要回家。

哆哆嗦嗦的从后备箱拿出羽绒服,围巾帽子裹严实,冲进领号码牌的室内足球场。多亏有这个避风港,进去就不想出来了。领完号码牌去旁边的Tim hortons吃早餐,喝完一杯热香草,身体总算热乎起来了。看着窗外风中飘摇的小树,一边庆幸风吹走了雨,一边对如此张扬的风有点五味杂陈。

号码牌套装:T恤,mini应急包,能量棒,跑步册和广告单

无论赛前如何准备,真正比赛时都会有没有准备到的变数。但这个世界永远不会等你准备好, 你所能做的就是随时准备上场。

我们再次回到场馆时全马选手已经出发了,半马选手陆续开始热身(比全马晚出发半个小时)。前排穿着背心短裤的专业跑者们,皮肤都冻变色了,不知道他们为何不穿长袖长裤跑。但这是每个人自己的人生,不需要理解,尊重和鼓掌就好。

我原地慢跑了几分钟,做了关节热身和基础拉伸后,脱下羽绒服,戴上帽子,腰包和臂带。

“不要犯二,感觉不对就随时撤。”老公语重心长的说。

“妈妈你是最棒的,加油!”女儿兴奋的说。

“再喝口热水吧。”朋友们贴心的说。

倒计时广播响起,我和家人紧紧拥抱,迎风走出了场馆,站到了起跑线上。

起跑线

3. 在路上

一声清脆的枪响,人潮缓缓地向前移动。滑铁卢半马的人不多,大约有七八百人吧,起跑后队伍很快就分散开来。

出发

我随着人潮慢慢向前跑,适应了环境后,感觉风比刚来的时候小多了。1公里时悦跑圈提示耗时5'36'',我意识到自己受周围选手影响跑快了,便刻意放缓了节奏,希望把速度维持在6'30''左右。(事后证明此举太明智了!)

前五公里一直在市区跑,配速稳定在6'15''左右,我超过了一些人,也有一些人超过了我。不同的过客从身边经过,跑马的过程不是和其他跑者和速度的对抗,而是找对自己的节奏和战略跑向终点,真是像极了生活本身的样子。

找到自己的节奏

跑出市区过桥上了乡村高速,道路两边没有了建筑物的遮挡,风马上变得强劲起来。好在风是从侧面吹过,并没有对呼吸和配速带来太大的影响。只是温度太低,就算我上衣穿了两件,手和脸还是冻的冰疼,手腕上的汗巾变成了擦鼻涕巾。

和服务站配套的灵魂乐手

大约10公里的时候跑到了附近的一个小镇,这段时间有一个小伙子和我速度相当,不疾不徐,我俩前后交错同行了有七八公里。行程过半,得益于稳定的配速,我很开心的发现自己依旧体能充沛。沿途有广袤无垠的原野,悠闲吃草的马儿,屹立于农场中间的小房子,和站在路口加油的民众,一切都美得刚刚好。

遛弯儿的马儿

每两公里会有一个服务点和移动卫生间,提供水,功能饮料和面巾纸,志愿者们站在路边端着水杯供选手取用,前方20m处有一个大的垃圾桶,大家会把喝完的杯子扔进去继续前进。一切有条不紊,自然流畅。

加油的民众

去年参加london马拉松时喝了一口冰的功能饮料嗓子齁了一路,今年我果断自备了能量棒和两瓶160ml的温水在腰包里。12公里的时候拿出能量棒吃了一口太甜扔掉了,起跑前装的热水此时也变成了冰水,我还是边跑边缓缓的喝完了。

农场

12公里开始,真正的考验来临。一个路口左拐后,奔跑的方向正对着风向,拐弯的瞬间差点没把我吹回去。风声呼啸,完全盖过了耳机里的音乐声,尖锐的风声让耳朵特别不舒服,我索性摘下了耳机捂着耳朵跑。每次抬腿向前都举步维艰,明明是往前跑,却感觉到了狂劲的大风要把自己向后推。我尝试着侧身跑,却差点被风绊倒。

风开始的地方

轻松的比赛从不存在,我需要做的就是坦然接受,积极调整,继续向前。

此时好多跑者开始由跑变走,俯首弯腰行走。不得不感恩我过去几个月在gym weight区撸过的那些铁,受过的那些抗阻训练,我还能保持体能缓缓的向前跑。大风反而让我有些斗志燃起,还有8公里,就把这段当作一次室外训练吧。

奔跑在乡村高速上

12-18公里这段体验是很销魂的。我迎风向前,跑过了曾经撑起滑铁卢GDP的blackberry大楼,跑过了Grand river 大桥,穿过空旷的原野,跑过了很多很多人。此刻痛苦和艰难的感觉无比真切,人生的很多时候都有同样的感觉。当下不管是hard模式(加速或保持)还是easy模式(减速)都会是很艰难的状态,但我坚信选择hard模式将会get things better。风声逐渐消失,能感知到的只有坚定的迈出每一步,脚步声和心跳声和谐的连结在一起。这段禅修般的独处让我获得了一种近似宗教般的力量,是此次马拉松最大的收获。

以6'40''左右的配速到18公里后,终于拐弯进入主街区。惊涛骇浪后再次回到风平浪静,身体的疲惫袭来,有些冲刺后的力竭。重新插上耳机,音乐正好是朴树的《平凡之路》: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此时我有点激动,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最艰难的六公里我终于跑出来了,专注笃定,一步都没有停歇!

我打电话给家人:还有不到3公里,15分钟后在终点等我。

4. 冲过终点

跑出University Ave,沿着笔直的Bridge Street,我终于跑进了最后500米的弯道。路口维持秩序的警察举手示意方向,两边的民众鼓掌欢呼。

最后的冲刺

Finish Line的拱门就在眼前,我开心的对着镜头挥舞双手,迈开大步冲过了终点。

计时器显示:2:12:39, I DID IT!

冲过终点线

女儿跑过来扑到了我怀里,我把奖牌带到女儿脖子上,把她抱起来幸福的转圈。

完赛奖牌

终点时的这个画面,我在逆风奔跑时一次次想象,原以为真的到终点时我会激动的哭,没想到却一直在咧着嘴笑,冻僵的脸蛋子一旦笑开都没法合上,就这么维持了一天:)

手机拍照留念后,我套上羽绒服,走进场馆内去换衣服。不得不吐槽一下拍照,四个人在终点候着准备给拍照录视频,结果竟然没有一张我冲过终点线的正面照片。所有人的解释出奇的一致:你跑的太快了,根本追不上!(要不是跑得太高兴,我真想把他们逐一丢在乡村高速上吹会儿风反省一下。)

成绩在大屏幕上同步出来了,我在业余半马选手中排名172,30-34岁年龄组排名第10,尽管比专业选手也就慢了40多分钟吧,但我是狂风中不息奔跑的少年啊,忍不住帅气的握紧了拳头:Y-E-S!

更骄傲的是,I am the only ASIAN LADY!

滑铁卢半马完美收官。

人生就是一段马拉松一样的修行,怎么跑完这段路,完全看自己。我希望自己人生的平凡之路走到尽头时,也可以像这次马拉松一样,内心充盈着平静和喜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