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妈妈》里除了阿尔兹海默症,还有“愧疚和救赎”
在《追风筝的人》这部电影里,我曾被哈桑对阿米尔的忠诚所打动,也因阿米尔的懦弱而遗憾。但阿米尔最终从愧疚中,走向救赎却最感染我。
我想“愧疚和救赎”从来不是某一部电影的孤品,它无论在现实里,还是影视剧中,虽然载体各有不同,但内核却一模一样。
在电影《妈妈》里除了阿尔兹海默症,我还看到了这部电影里暗藏的“愧疚和救赎”。
一、日常
电影《妈妈》是由吴彦姝(饰演妈妈蒋玉芝)、奚美娟(饰演女儿冯济真)领衔主演讲述85岁的母亲照顾65岁女儿的故事,女儿60多岁后患阿兹海默症,由照顾妈妈的女儿转变为被妈妈照顾的女儿。
电影镜头从一对母女在房间里吃早餐,徐徐展开。母亲蒋玉芝是个生动、俏皮的老太太,而女儿冯济真则是严肃、规整的老女儿;两母女同在一个屋檐下相依为命。
如果,不是阿尔兹海默症,我们看到的可能还是老了的女儿照顾年迈的妈妈,但因为女儿得了阿尔兹海默症,到了耄耋之年的妈妈,不得不开启“母狼模式”,来照顾人类“幼崽”。
这种照顾反转的模式,逐渐也暴露出女儿冯济真的人生“反转”。冯济真的爸爸是考古学家,已逝去;母亲曾是大学老师,已退休。
冯济真自己也曾是大学老师,已退休,她一生未婚未育,她和她的妈妈一直居住在父母家的小院子里。
电影的前些部分讲述的是冯济真顺遂的日常,直到她在一次坐公交车,被栽赃偷东西时,她人生剧本的另一面逐渐露出水面。
起初她做义工,在湖边的雨天里打扫卫生,我会认为这是一个高级知识份子,对生活有着付出和奉献的精神内核。
包括她在患病期间,她曾数年资助过多人上学的毕业生上门看望她……她可能曾经做过许多的好事。
可能很多人一开始,会和我一样,把她的这些行为看成是“一个人根植于内心的自觉和善良”。
但越往后看,我越会觉得,如果仅仅是出于善良,她其实不一定要那么做:做环卫工作,善待栽赃她的人,一生未婚,整理爸爸的工作日志成书等。
二、反转
例如,她原本是一个大学老师,她想做义工,有许多事情可以去做,她却选择在湖边做环卫工作。
这个选择,不能发挥她的学术知识,突出她的个人优势,同时她本身也不是一个体力劳动者,做体力活对她来说更像是一种挑战。
她做义工,偏偏选择的是做环卫工作,那么她做这个选择一定有她内在的动因,从她患病后的一次叙述里,我似乎找到了那个答案。
她是出于愧疚和救赎。她觉得她爸爸的死是她造成的,这是她一生的隐痛、愧疚和不安,她必须要做些什么,才能让自己得以救赎。
那么做环卫工人,通过这种繁重的体力劳动,来消耗内心世界的愧疚能量,是个内心选择;更何况在湖边打扫,还可以离“她的爸爸”近一些,毕竟她的爸爸是投湖而死的。
如果做环卫工作这件事,不足以说服,那么我们可以看看她是如何对待栽赃她,致使她人生留下偷东西这一污点的人。
三、认识周夏
冯济真人生的第一次暴露于人前的污点是因周夏(文淇饰演)栽赃导致的。她和周夏第一次照面,是她看到周夏偷手机和钱包,后都栽赃给了冯济真。
冯济真不仅当时没有揭发她,自己面对一车人的指指点点,而且面对警察的调查也没暴露目标,致使自己留下人生污点。
她当时完全可以说出是周夏偷东西,毕竟她亲眼看到过。而且还很可能让自己摆脱羞耻。但是她不仅没有这样做,而且还默默地自己扛下了。这像不像自杀?杀死自己的名誉,让自己社死。
巧合的是,周夏又和同伙入室盗窃,恰好从冯济真家的钱包里偷走了500元。直到警察调查完此事,冯济真才得知又是周夏这个女孩。
当她得知是她的时候,她既没想过报复,更没想过追责,反而被周夏要求请吃了一顿饭,还给她一些钱,周下吃完饭直接走人。
这多不符合常理,即便是圣人都不一定能做到如此淡定的面对“仇人” ,如此宽恕“敌人”,可是她在面对周夏时,却如此平静、温情、宽厚和仁爱。
耶稣说:“当别人打你的左脸,应该把右脸也给他打。”我觉得冯济真对待周夏,比耶稣说的这个场景,还让我震惊、震撼!
然而,如果我们从从头至尾看完这部电影,再来体会冯济真处理这件事情的方式,才会觉得她这样做,可能是她的善良,但更可能是她因愧疚,而救赎自己的途径。
她认为是自己没有打开那扇门,导致父亲因绝望投湖而死。父亲的死,是她一生迈不过去的坎,是她心里最幽暗、最绝望的角落。
比起她自认为自己导致父亲死亡这件事来说,周夏对她做的这些都是轻描淡写,有什么能比杀死父亲还不能让人接受和原谅的呢?
因此,她放过周夏,宽恕她,善待她,就仿佛在救赎和放过自己。
冯济真认为自己有罪,她的母亲都不对她追责,都不怨她导致父亲死亡,我也可以通过饶恕和善待别人让自己得到缓解和救赎,你看犯错可以别原谅,犯罪都可以得到宽恕,我也可以被接纳?
四、单身
以冯济真的家庭条件和个人条件,她如果愿意走进婚姻的殿堂,我相信会有许多男士张开双臂迎接。可奇怪的是,她却一直单身,孤独终老。
我起初看《妈妈》这部电影的时候,是不太理解的和不太愿意去相信。毕竟这部影片的生活背景也不是以近些年为背景的。
在那个时候,一位女士选择单身,是非常大胆和需要勇气的,更何况还是家境如此优越,个人如此优秀的女士,更会让人倍增好感。
可是她却单身到老。直到她在说出自己是个有罪的人,父亲因她而死,母亲的一生也被她毁了时,我明白了她为何单身。
她是因为愧疚到不想放过自己,在她的心里像她这样“罪孽”深重的人,是不配拥有好的生活的。她这个双重罪孽的人,又如何配拥有幸福的生活呢?
她觉得应该被处罚,被制裁……母亲没有惩罚她,她可以选择自己惩罚自己。过低配的生活,做繁重的体力活,孤独终老……用这些来暴露自己的愧疚,唯有如此,才可能让自己得到救赎和解脱。
五、出书
冯济真一直在整理父亲的工作日志,并最终将父亲的工作日志出版成书,且是行业书籍里的优秀作品。
对她而言,整理父亲的工作工作日志,是她和母亲共同的回忆和思念。她是爱她父亲的,但因为愧疚,她对父亲的爱更是一种执念。
在她得阿尔兹海默症后,母亲就在她眼前,与她朝夕相处几十年,并且在她生病后,日夜照顾和守护她,她却忘记了她的母亲;可是她却无数次幻想过她的父亲,并且记得她的父亲。
我觉得与其说她是病后的幻觉,还不如说是她心中的日思夜想。她没有一次幻觉过她的母亲,对不对?
整理父亲的工作日志,是她愧疚的表达,也是她用行动救赎自己的一个出口。通过整理父亲的工作日志,她好像感觉父亲还在,还在她身边,没有淡出她的生活。
她还可以用这种方式,留住父亲的过往,留住父亲的形象,留住父亲的英明……
六、偶然和命运
生命里偶然出现的事,可能为个人一生的命运埋下伏笔。
如果冯济真当时打开那扇门,父亲的命运之门,也就走到了光明里,遗憾地是,她关着那扇命运之门,也关上了自己通往轻快而又幸福一生的那扇门。
然而,我们能去责怪冯济真吗?她的母亲都去面对和接纳了她,我们又有什么立场来责怪呢?
原谅一切吧,像《妈妈》这部电影一样,唯有彼此相爱,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宽厚和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