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集》哲学之光

你愛干什麼,干什麼

2020-10-06  本文已影响0人  李宗奇
《愛》----作者:李宗奇 庚子年 八月二十 于自家書          

我們今天從“四書”、“五经”上面了解到的“儒家思想”,也既是我們现在手头上有的,以及,説是叫做:‘能讀到的’,“四書”、“五经”的版本......

我姑且叫它為:是“儒家思想”(所谓的......“儒家思想”)吧。

“儒家思想”(既:我能讀到的“四書”、“五经”上説的......)説的是:如何‘做人’,以及,阐释了一種:‘做人的规律’的問題,及与之(既:‘做人的规律’的問題,相关联的......)相关联的知识。

“四書”、“五经”阐述的,主要是這类型的問題,与知识了。

道理是這樣的。一言以蔽之,“四書”、和“五经”,是研究:‘人’,以及:説是‘人的内在规律’的問題。是這类型的‘知识’(既:“四書”、“五经”所阐释的)。

不是种菜的知识,也不是开挖机的知识......

而是‘回归到每一個人类自身内在的最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了。

我們叫做:‘理’。‘理’的外在的,表现形式,就叫做:禮(既:‘礼’)。

道理是這樣的。我們很多上過初中的人,應都或多、或少接触過一门叫做:‘物理’的学科。物理,所谓的“物理”,就是研究‘物’的:理。

所谓:‘人’(既:仁),就是我們人类:理。

人类的:‘理’,就叫做:是‘仁’了。

道理是這樣的。儒家的“四書”“五经”所研究討论的就是‘理’

道理是這樣的。就是如何人’,“四書”和“五经”所记录记述的便是這类型的:‘知识

道理是一樣的。是基本抛却‘外在’,即:各类型的‘技能’、各类型的‘生產’类型的知识等,而直击人本身:人,該怎麼做......

(“四書”、“五经”研究的)是:人,該怎麼做。

而非,人該怎樣种地、怎樣播种,施肥;怎樣种菜......等等。

儒家的“四書”、“五经”(据我所知......)没教這些......既:如何种地、如何种菜......等等,等等的‘技能’和‘生產’类型的知识。

儒家(据我所知......)没有研究。我們(既,我們新儒家們......)研究的,是:‘人’,是:人理。是我們生在‘天地間’,作為一個人类来講,來説的話,我們該以甚麼樣的价值觀,与“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這個宇宙,以及,我們身為一個人类來説,又該以甚麼樣子的思维,与思考模式,去應對人世間的種種人,事,和物呢。人該怎麽做,甚麼是:人。

這些,是“儒家”(既:“四書”、和“五经”中,所记录、和描述的話語、知识......)所重點描述,和叙述的了。“儒家”是這麽一個门派。

道理是這樣的。我們并不承認,人,天生、未经训练,与学(既:学“四書”、和“五经”)就能够达成,与符合我們儒家對于‘人’的標準。

我們儒家認為,人得经過我們‘儒家思想’的洗礼,和历练以後,方能成為,符合我們儒家標準,所认同、认可的:‘人’。

但事實上是:即便在‘儒家思想’盛行,且成為‘绝對的主流价值觀’的年代里面,那些经過了‘儒家思想’洗礼,和所谓的“历练”過而後的“讀書人”們,也竟有不是人的渣滓渣子存在

很正常。這個‘骨节’(既:‘重點’,之意......)在哪儿呢?

我説,就在一個:‘愛’字上面。道理是這樣的。在儒家思想‘绝對盛行’的年代里,所谓的“讀書”,無非就是:“讀圣贤书”。

説白了,就是“四書”、“五经”。這就很要命,因為難保,有的人‘不喜歡’“四書”、“五经”(“四書”、“五经”既:《論語》、《大学》、《中庸》,和《孟子》;“五经”為:《诗经》、《尚书》、《禮记》、《易经》、和《春秋》)。

有的人不喜歡“四書”“五经”’“四書”、“五经”。

他可能,就喜歡:“种菜的一百种方法”(舉例、比喻),或者“种花小能手日记”(以上,皆舉例、比喻)等等,等等。他喜歡這类書

所以,你譲他讀“四書”、“五经”,且,主流的大环境,强迫,且压制着他,必须譲他‘学’:“四書”、“五经”。譲每個讀書人”,都成為“圣人”這本身就是一種對于根本也不想成為圣人的人的一種思想与人生上的绑架。

道理是這樣的。所以,在古時,同樣讀“圣贤書”(既:“四書”、和“五经”),為甚麼有清官,有污官?

1.

因為污官,所谓的“污官”,他年轻時,可能只想當一個飞行员(“飞行员”,是舉例、比喻),或者化学家,甚麼的......但命运,‘逼着’他,讀他本就不感興趣,和不喜歡的“四書”、和“五经”。所以,他长大之後,做了官,就想着:‘反正我人生已经完了不如搞点钱

這樣的。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出自《孟子·离娄上》)

2.

就不能,譲人們都干自己爱干的事儿吗。就不能:而為‘愛’同行吗?我是真‘愛’‘人’(既:仁)本身的。我愛研究,作為一個人类來説的話,其行為方法、行為方式,与思考模式的:最本质的‘规律’,是拨开云雾,拨开浮华以後的,‘本來的’樣子,与人‘應有的’樣子。

我想知道,這是甚麼樣子(既:人,‘本來’,和‘應有的’樣子)。所以,我研究儒家思想,研究“四書”、“五经”。

因為:這(“四書”和“五经”既是我的‘真愛’

----作者:李宗奇 庚子年 八月二十 于自家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