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今天猫叔写了一篇文:掌握这两个字,胜读100本书。我非常好奇是哪两个字,因为猫叔言到之处全是精辟。原来是筛选。筛选二字,仔细一想,的确真理。
还记得,我是2018年参加猫叔的剽悍行动营,申请后一系列流程:投简历——面试——正式通知,非常的正式,让我情不自禁认真对待。虽然是在线,但是每一个答案我都反复斟酌。
我一直是个做事比较严肃的人,被录取后一直很认真。我以为只有我是这样,后来我才发现,整个班的人都是这样,甚至整个排一个月的打卡率能达到97%以上。这是个什么概念,几百个人,只有几个人没符合要求。这是我的第一次社群经历,因为猫叔的筛选,让我遇到的都是志同道合的人,大家都积极向上,你追我赶,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为什么行动营口碑那么好,我想与一开始的筛选密不可分。
因为好感爆棚,后来我又参加了剽悍写作营。同样是申请,还要有推荐人,比行动营还严格!在写作营,我遇到了尽心尽职地辅导官,热情严格的点评官,还有积极上进的写作老铁。每天都磨稿学习讨论,感谢那段艰苦摧残的日子,让我这样的理科生也能发表两篇文章,不知不觉我也有话可说也爱上了写作。那么痛苦的一个半月,所有人都坚持到底了!每次我有惰性的时候,看到群里一直在拼搏的老铁,我又奋勇向前。感谢写作营的宁缺毋滥,让我遇到了精英老铁。
后来,我也陆续参加了剽悍以外的一些社群,但是再也没有达到像之前那么高的体验。一些社群,不问三七二十一,鱼目混珠只要报名,都通过成为学员。大家入群学习,就是期待报团成长。有些营风评差,并不是社群的课程有问题,而是学习的人内驱力不够,再好的课程也效果有限。结果,因为部分人的不遵守规则,导致整个社群氛围不好,最后,在行业整个口碑都不好。由此可见,入群之初的筛选,真的是重中之重。
猫叔说,这几年一直在坚持做一件事——筛选。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他认真筛选老师,认真筛选学员,认真筛选盟友,认真筛选一起干活的人,但凡跟他走得近一些的人,其实都是被他认真筛选过的。他说,只有对的人,才可能一起做对的事。
猫叔是2018年决定做商业顾问的,自那以后,他会接轻咨询,但年度顾问服务,直到2019年年底,他才签第一个,忍了那么久,中间拒绝了很多人。他说他的服务,只卖给品牌势能大于他的人或平台。所以,他的品牌营,我慕名了很久,也不敢申请,因为清楚自己不符合条件。
猫叔的某个品牌营,之前记得有五万多。有的老铁,申请了很多次,都不通过。这个价格,其实已经筛选掉很多人。你说猫叔傻不傻?别人送钱来都不要。其实猫叔还有很多更贵的群,照样有人抢着报。所以,猫叔很贵,他也认识了更多更贵的人。
为什么猫叔的背书越来越强呢?我想,因为他筛选别人,也让他成为一个更有筛选资格的人了。
最后,借猫叔的话送给自己和所有的人: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筛选资格的人,并坚持筛选,迟早有一天,做到一年顶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