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小栈

过去是连着未来一起

2017-11-21  本文已影响13人  鳕零kelsey

有个成语叫:“进无止境”,其实也可以改成“尽”无止境,走到了最悲观失望的尽头总会有另一个新的开始,生活就是用一个个过去连着未来一起走。

1、

最先能想到的便是张幼仪,一个被山回路转的女子。1912年,12岁的张幼仪在女子师范学校接受教育,但三年后,便因"媒妁之命,受之于父母"辍学嫁到徐家做了少奶奶。然而,丈夫并不是想象中的样子,尽管这样他们还是生下了第一个儿子,也就在这一年年徐志摩前往美国读书,次年徐志摩则转往英国伦敦,期间,爱上了林徽因。

漂洋过海,从美国到欧洲,本想一家团聚,海外重逢,却没想到等到的是离婚两个字,在英国沙士顿安顿下来时,张幼仪足不出户,总是长时间地围着小家打转,做饭、洗衣、拖地板,竭尽全力想讨好自己的丈夫。但是徐志摩对这些分内的事情,并不领情,不管她把家打理得多温馨多舒适,他只有一个表情----沉默是金。不久张幼仪怀孕,此时徐志摩正在疯追林徽因,无暇顾及,一听便说:“把孩子打掉。”医学滞后的民国打胎是件危险的事儿,张幼仪心里不悦,当即补充说道:“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耶。”她的本意是改变丈夫的意志,结果丈夫无情地反驳道:“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

最终,关系没有改善,徐志摩还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怀着身孕,举目无亲,又身在异国他乡,诸多不便,但为母则强,为了孩子她开始求救于在法国留学的二哥和在德国留学的七弟,最终,张幼仪在德国柏林顺利生下了第二个儿子,而此时,徐志摩也拿着离婚协议摆在她面前,两人离婚。

当人生某一段路慢慢走向尽头时,另一个开始也在逐渐地到来,这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离婚后,张幼仪到巴黎投靠二哥张君劢,并随其去了德国,入裴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回国后,张幼仪先是在东吴大学教德语,后来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1953年,张幼仪在香港与邻居中医苏纪之结婚。在共同生活了18年后,1972年苏医生病死,张幼仪赴美,1988年病死于纽约,成了与诗人徐志摩有过情感生活的人当中,活得最长的人。

前半生慢慢走向无望的尽头,后半生又在绝望中迎着另一人生方向的到来,她没有徐志摩、林徽因高调又出名,但却在她自己的希望之路上活的风生水起,转角是个好的开始,丢了过去,接住未来美好的人和事。

2、

当夜晚渐渐深去,黑到伸手不见五指时,可能会惊慌,可能会害怕,可能会四处乱窜,但它不会持续很久,当天渐渐明朗时,便能发现离开的路,走出去就能开始另一种新生。

看电视剧的时候,记得有这么一个场景,因为厂里改革,有编制的工作人员能按正常福利待遇接着工作,而没有编制的员工只能领着最低工资在家待业,盛开有着很好的工作能力,陶瓷技艺也不错,但因为没有编制只能领着最低工资面临下岗危机,没房没车又没钱,积极上进却又面临下岗,生活一股子的不顺全都蜂拥而来,大哭一场,与父母商量之后,七凑八凑了本钱,盛开决定创业,开起了店,经营着自己的陶瓷工艺,生意红火,不仅脱离了体制内的束缚,而且真正意义上做了自己喜欢的事。

失业不等于人生黑暗,没了工作,有时候才能好好想想做什么才是适合自己?到底是自己选择职业,还是职业选择你?是干一行爱一行,还是因为热爱去选择一个领域?抛物线里,总是由低到高,再下降,再上升,有个最高点也有最低点,不论什么,因为阅历,过去一切都将联系未来,然后再生命中曲折迂回地在前进着。

绝望的最后总会是希望的到来。我很喜欢这句话,也总是会把它理解成:当情况差到不能再差的时候,好运就会来。

要学会安慰自己,也要看淡起落,最倒霉的时候再熬一熬,一切会变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