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re,《九零后》

2021-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七寸光

这样在影院看纪录片,是带着冒险的心的。

 只为了支持这样的影响,只为了20年前读过的一本书《精神的雕像》。

 没想到小小的放映室里坐了近20个人,天雨,端午,真好。

 当苍桑的声音与年轻的声音交错着,当黑白的、暗黄的和明丽的色彩交错着,当105岁的老人,95岁的老人,动漫人,诗人,旧照片,旧录像......当这些画面一一呈现的时候,没想到说到臭虫时会有会心的笑声,也没想到看到那样的艰苦与那样的求学,那样的参军与那样的献身,那样的自由与那样的归来,那样的105岁的老人写大字,100岁的老人凑着打电脑,95岁的老人清晰的说着:活着就是胜利....的时候,我抹了几次眼泪呢?我拍了多少照片呢 ?

 我拍什么呢?是想留住影片中那么多那么多的时刻,没看够,恨不能暂停,再回放一下.....

 含着眼泪,看完了所有的字幕,走出影院。

 心里有深深的感动,深深的崇拜,无边的敬意。竟然还有一丝欣喜。这样优质的纪录片,一方面让我对中国的电影有了些希望,一方面觉得将动漫等技术呈现方式杂交在影片里非常有新意也有意义,再一方面,深觉植根中华5000年的土地上,故事是取之不竭编之不尽的。

  很感动,很喜欢,很欣慰!

  向一部好电影致敬,向支撑起它的内涵致敬,向呈现它的创作者致敬,向祖国致敬!


  难道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应该认真观看这电影么?难道所有的大学生入学的开学典礼上不应该看看这电影么?难道大学管理者与教师,甚至教育官员,不应该仔细观影、研讨、反思么?

 什么是大学?

 什么是大师?

 什么是高等教育的本义?

 一个学生,为什么要经历12年的中小学教育,然后再去接受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应该是怎样的教育?

 又想多了。职业病又发作了。面壁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