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隋王朝的兴盛
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只历经两世就灭亡的朝代。与它一样两世而亡的是曾经辉煌无比的大秦帝国。这两个朝代都是凭借强大的武力手段统一了分裂多年的中国。
隋朝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在这三十八年中,完成了一系列改革,使得国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巩固与发展。
政治方面,隋朝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统治机构,恢复了三师、三公、九卿的旧制。确立了三省、六部新制,增强了中央集权统治。通过制定《隋律》稳定了社会秩序。另外,开设了科举制度,为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人才选拔方式提供了一个蓝本。
经济方面,文帝下令整顿户籍,清查人口,继而推行均田制,调整赋役。与此同时,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和加强漕运力量。
隋文帝和隋炀帝先后于公元584年及公元608年开通了“广通渠”和“永济渠”,分别可以引渭水直达潼关和引沁水南通黄河。其中“永济渠”自辉县至涿郡,长达两千余里,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京杭大运河。
隋朝建国之前中国经历了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各地都在战乱,人民群众长年处在水深火热民不聊生多灾多难的混乱状态。
由于长时期的混乱,各朝之间没有统一的货币制和度量衡,极大的影响了市场商品的交易与流通。
隋朝建立之后,隋炀帝首先宣布禁用旧钱,统一发行合乎规格的“五铢钱”,严惩私铸钱币。同时,还规定了标准的铜斗铁尺,颁行全国。这就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隋朝的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天文方面,刘焯制订的《皇极历》计算的岁差与现代高科技计算出的准确值相差无几。
工程建筑方面,李春监造的河北赵县安济桥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空撞券桥”。
除此之外,隋朝的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方面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代表人物。
在这短短的三十多年里,隋王朝恢复了几个世纪以来因割据纷乱而几近中断的对外关系。通过“丝绸之路”的商业往来,促进了中国与西亚的相互交流,为后面的大唐盛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