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书,带我去山外边的海》之《观沧海》

2022-08-01  本文已影响0人  海溪兰蓝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海水是多么的宽阔浩荡,海中山岛高耸挺立。

周围树木葱茏,花草繁茂生长。

萧瑟的风声从耳边掠过,海中翻涌着滔天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升起又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又归来。

银河里的璀璨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

能看到如此美好的景致我是多么幸运啊,就用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吧。

赏析:

作者认为: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诗可以极小,小到分辨出绣花针落地的轻微声响;

诗也可以极大,大到笼罩万物,涵盖天地。

《观沧海》便是后者。

曹操戎马半生,南征北战,站在碣石山上(今河北昌黎碣石山,现已沉落海中),入目所及这一片海域,心中又岂止这一片海域!

茫茫沧海,蕴含着转天换地的磅礴之力、支配万物的宇宙法则。

此时这起起落落的涛声犹如宇宙之心跳,起落之间斗转星移、物是人非。

诗人虽权倾朝野,统领千军万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依然被此情此景所震撼。

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庆幸自己有生之年能得以窥见浩瀚宇宙的一角,谦卑而忠实地记下了自己的震颤与惊奇。

感受:

对于大山里的孩子们而言,大海对他们的震撼是肯定的,却未必能够准确的表达出来自己的感受。

作者通过讲述诗人的职业和梦想,以及在磅礴的大海面前感受到的自身渺小和谦卑,让孩子们理解人力有限,但心灵无限的豪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