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心致志

2024-08-17  本文已影响0人  乐德乐

孟子在齐国待的时间比较长,他根据当时的天下形势判断,齐国有平天下的潜力,齐宣王或许也是一个可造之材,具备一定的王天下的素质。他希望能够成为齐宣王的心灵导师和政治导师,引领齐国走向王天下的美好未来。

因此当齐宣王不忍心杀死一头牛作为牺牲时,孟子便启发他恻隐之心乃仁之端,希望他不断存养仁心,同时,孟子又千方百计敦敦教诲齐宣王推行仁政才可以平定天下。但是,齐宣王却表现出无赖嘴脸,反复贬低自己,那意思王天下对他来说有点高不可攀,他一心想的是短时间内称霸天下。

终于有一天,孟子感慨说,不要怀疑齐宣王是缺乏智慧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他举例说,即使天下有一种很容易生长是植物,兴致上来了,就给他晒一天的太阳,以助其生长,可接下来的十天却不能坚持,一直任其受冻,这样对待植物,它怎么能茁壮成长呢?

孟子说,齐宣王见我的时候并不多,这是一曝,可是我离开以后,齐宣王就总是和那些攻击我的人在一起,这是十寒。我刚刚让齐宣王刚刚萌生出推行一些仁义的念头,一下子又被抹杀了,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古代的君臣都喜欢下围棋,把弈视为一项高雅的活动。孟子说,下围棋作为一项技艺,只能算毫末之技,但是如果不能专心致志地去研究,要下好也很难。弈秋是齐国超一流的棋手,如果让他同时带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的听弈秋的讲解,而另外一个一边听着,一边看着窗外,幻想有鸿鹄飞来,自己张弓搭箭瞄准它。这两个人虽然同时都在跟着弈秋学弈,但水平肯定差别很大。难道是心不在焉的徒弟智力不如另一个人吗?

《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精”,纯粹道心而不杂人心,这是讲用功,“一”,守道心而始终不离,这是讲立志。“精”是探求真理的精神和行动,“一”就是真理、道,从孔子的“一以贯之”,到荀子的“君子结于一”,到王阳明的“主一之功”。说的都是圣王之道、天理、良知,强调的是精神追求的始终如一。

知与行本来就是一体,真知方能真行,不能真行,便不是真知;真行必源于真知,未有真行而昧于真知者,没有真知,便没有真行。所以“精”与“一”原是一回事,不是两件事。所以王阳明说:“精则精,精则明,精则一,精则神,精则诚;一则精,一则明,一则神,一则诚。”

【《孟子》简读之告子篇004】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