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赢了对方还是“赢得”了对方
有没有觉得题目很有意思?赢了就是赢了,怎么会多了“赢得”这两个字?是在玩文字游戏吗?
非也!
情景再现
夫妻俩就教育孩子的理念有了分歧,一个认为“严师出高徒”,一个人认为“赏识孩子才能进步”,双方争论不休。丈夫的声音特别大,并引经据典列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孩子的严格要求。看着妻子在一边安静的听,不做声。他洋洋得意,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他赢了。但,真是这样吗?
春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谈论一年内发生的事,有一件事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丈夫在一旁有条有理的分析这件事,还越来越大场的指责自己的父母做事偏颇,却没注意到父母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父母还想着词去辩驳,结果弄和合家团圆的氛围变得剑拔弩张。
妈妈责怪孩子说话声音太大,孩子反过来说:“你说话不也是很大声吗?”听到这句话,妈妈是火上浇油:“我说你,你还顶嘴了,是吗!”又是劈头盖脸的一通斥责。看着孩子挫败的样子,不敢再说话,妈妈却感觉心特别累。这场战役看起来妈妈占了上风,赢了一点,但妈妈却感觉和孩子的心越来越近,赢了点气势和可怜的权威,却失去了孩子。
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很多,你还能举出多少呢?
原因出在哪里?
我也反思了一下自己,我也常常陷入那种“赢”的感觉中,那又是什么样的心态让我去要自己赢呢?
——好为人师!
正好你问到的这些东西,我都懂,那我就要把懂的告诉你,让你知道我有多厉害,这是不是在刷存在感呢?
——以自我为中心!
关注点在我身上,那种感觉多好啊!
——总想证明自己是对的!
是的,我就是对的!这样我才能树立我高大光辉的形象!这样才能让我保持完美的人社1
——害怕失去权威!
天啊,如果我不能赢,我输了,我要多狼狈啊,我不是被人看低了吗?不,不能这样。我要维护我的权威形象!
以上是自我的剖析,也许每个人都不一样,你认为你的原因出在哪里?欢迎交流。
以下是书中的观点,与大家共勉!
不必执著自己才是“对”的
学会倾听的人是最受人喜爱与尊重的。那些习惯纠正别人的人,是最惹人厌也最没人缘的。
你可以问自己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我是想要‘对’,还是想要快乐?”许多时候,两者只能选择一个!
选择自己是“对的”,就要捍卫自己的立场,而这需要大量的心力,还会与别人产生疏离。要自己是“对的”,等于是要别人“错”,结果激起了别人的防卫心,也增加了自己必须继续捍卫的压力。
然而,许多人(我有时候也是如此)却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尝试证明(或指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不论有意或无意,许多人都相信,让别人知道他们的立场、说法和观点不正确,是自己的职责所在。而且这么做一定会让对方感激他们,至少对方也会学到某些东西。但这是错的!
好好想一想,我们是否曾经被某人纠正,然后还向对方说:“真谢谢你,让我知道我错了,你才是对的,现在我懂了。天啊,你真好!”或者当你纠正别人,或牺牲他们来证明你自己是“对的”时,是否有人曾经向你道谢(甚至同意你的看法)?当然没有。事实上,人人都讨厌被人纠正。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立场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了解。人心最大的欲望之一,就是能够得到别人的倾听。学会倾听的人是最受人喜爱与尊重的。那些习惯纠正别人的人,是最惹人厌也最没人缘的。
但这并非表示我们永远不能捍卫自己是对的,有时确实有这个必要,例如当你听到种族歧视这类言论时,你就不应该保持沉默,这时直言不讳很重要。然而应该避免的,是因为你的自我作祟,而破坏了平静的状态,也就是一种需要自己是“对的”的习惯。
想变得更平静、更有爱心,最好的策略就是,练习让别人享受“对”的乐趣,把荣耀归于他们。
不要再纠正别人了,要改变这个习惯虽然很困难,却值得努力一试。当某人说“我真的觉得最重要的是……”或说任何话来纠正你,让他们的论点成立就是了。如此一来,你周遭的人就会变得不太有防卫心,也更和蔼可亲。他们会超乎你意料地欣赏你,即使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
你会发现,参与别人的快乐以及见证别人的快乐,将会带给你莫大的乐趣,甚至比战胜自我的乐趣还要大。你不需要牺牲早已深植内心的信念或最真诚的想法,但是你可以从今天开始,练习总让别人是“对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