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 | 敏捷教练工具箱敏捷

敏捷进化论

2018-08-31  本文已影响10人  柯南说

敏捷进化论

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系统的阐述了他的进化论学说。其核心思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它论证了两个问题:第一,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第二,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进化论是伟大的,因为它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生物学的范畴。


*需要变革的内在驱动力*

自然界中,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一点点进化成今天这个样子。由猿到智人的直立行走,单细胞生物到哺乳动物的进化以及远古时期第一条鱼“行走”到陆地。进化是一个被动选择的过程。就像敏捷导入一样,如果项目上顺风顺水、无忧无虑,而本身并没有一个想要变革的内在驱动力。这个时候为了敏捷而敏捷,失败必将是其唯一的结果。也许长颈鹿最开始与斑马体型相当,但是长颈鹿酷爱的叶子,低一点的都被吃光后,迫使长颈鹿不得不去吃树顶的叶子。羚羊只有越跑越快才可以不被猛兽吃掉。所以导入敏捷的最佳时期一定是团队内部开始意识到,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对新事物的恐惧*

我们的祖先在野外遇到猛兽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当然是跑。而这一基因也一代一代的传到了我们这里。现代人总是对新鲜事物持怀疑或者否定的态度。比如金山时期的雷军认为当时的马云就是一个骗子,张口闭口就是几个亿的项目。这个没办法改变,毕竟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但是我们既然意识到这一点,就应该想办法规避掉。比如在导入敏捷的时候,总经理非常支持,但是项目Leader不太愿意接受。那首先要做的,就是直面恐惧。先找到总经理非常支持的原因。他是看到了效率的提升吗?项目Leader为什么反对呢?是担心权利的分散,还是其他的。这样做,一定比你拿着“尚方宝剑”要温柔得多。


*适者生存*

资本的注入,导致很多事情并不能用常规思维的思考。有一个统计说,中国的科技公司里面平均寿命大约为11个月。什么概念?我现在的公司做一个大型的对公项目的周期一般是1年半到两年不等。这样就会造成一种产品还没有交到客户手里而产品公司却关门倒闭的情况。何其尴尬!我们这里不讨论传统瀑布模式的对错,单说这个资本的时代、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时期,这种模式是不适合生存的。行业在进化,企业在进化,一切都在进化。而你的方法呢?自然选择后的生物可以生存,那市场选择的企业当然也可以延长寿命。决定市场选择的因素主要看先发优势,这也正是敏捷倡导的“更早的交付价值”。


*持续改进*

进化本身就是不断地自我更新、不断迭代。生物进化目的是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生存。敏捷提倡的持续改进则是建立反馈,将改进落实为具体行动。两则目的一致,并且都认为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要外部环境在变化,内部就永远在变化。


进化论,是英文中“evolution”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evolvere”,原意是将一个卷在一起的东西打开,也指任何事物的生长、变化或发展。这真的很契合敏捷的思维,而相反敏捷也在处处印证着进化论。真奇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