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理学学习

2018-08-21  本文已影响18人  枫晴心舍

这几年对心理学很感兴趣,看了一些书,发生了一些了悟。然后又因为悟不透一些东西,去找书从书里找答案。也参加了阿德勒心理学的工作坊,三天的课程比较烧脑,其实老师所讲并没有多少内容,而是由于搅动了自己沉静多年的心湖,把沉泥落尘打捞,把湖水变浊,由于觉察到的信息量冲击太大,还有一些不愿意面对的回忆尘封的往事拿到桌面上不仅晾晒,还要流着泪剖析,太耗费能量,所以难免疲乏。之后,并没有写学习笔记,就一头扎进阿德勒的书籍里,连着看了他和他的学生大概十本作品。有老师说过,要学习某理论,就要去读创始人和他直接重要弟子的最核心的作品。 果然如此。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吧。 一些了悟居然不是工作坊带来的,而是后面读书读来的。当然也要感谢工作坊,帮我搅动了心湖,从而打开了觉察的窗户。

机缘巧合,一直想学的沙盘游戏,终于来了机会。在学习沙盘游戏的过程中,接触到了荣格。 拿到沙盘游戏中级咨询师的资格证书,又开始读荣格,读如斯安曼。 当年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并成为心理学三巨头,后来因为弗洛伊德太过强调性,理念的不和导致了三位分道扬镳。而最终三位在各自的心理学领域都有了各自的席位,并向下发展了不同的分支。 

想来,阿德勒算是最有社会情怀的一方,因为他是个体心理学之父,他愿意将他的理念通俗易用,因为可以随便被别人拿来使用,还被称为“公共采石场”。而荣格和弗洛伊德继续保持着高深。神秘感也许对探究和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吸力,从我的沙盘游戏导师那里听说了儿童与发展心理学的最高学府专业课程,我竟然毫不犹豫的报了名。 昂贵的学费交出去,才知道,可以申硕,而且是赶上同等学力的末班车。 那一刻,有莫名的惊喜,但随即而来也有深深的压力。 

报名后一个多月才开课,然后通知三个月就是5门基础课的考试。考研的同学额外还要考英语和政治。 看了看课件,有点汗了:5门基础课里,选了普心和社心先听,听得很有兴致,越发感到幸亏选择了系统的科班的学习,这个跟看书,跟工作坊,真真不一样啊。而且好多的理论,居然是普通心理学里涵盖的,阿德勒也好,荣格也好,都是相通的。

但是接下来还有真正令人崩溃的地方 :要学的研究方法,测量学和统计学这三门课, 老师讲的不能说不好,但是一听课就打盹。我的高等数学几乎全还给老师了,没想到在这样的年纪,还要在那些林林总总的函数、曲线、概率计算的迷魂阵里迷失一把。 

果然,任何的学习都来不得半点马虎,也不容轻视。 

一边给自己鼓劲,一边把未知的新奇当诱饵喂给自己。不管考试如何,先安心努力。加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