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窗 丝 语岁月如歌布 犁 不 弃

吃了吗?

2020-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远山草屋

吃了吗?上那去?是这个国度见熟人最常见的招呼。

吃了吗,即使它源于可考的北宋《吕氏乡约》,千年后连宠物狗都穿衣足食的如今,其原意早已变味,却仍在延用。

这种招呼,只会皮笑肉不笑的随口回应“吃了”,无需真实。因为问者根本不关心你吃与没吃,是嘴皮子上的事。但毕竟出于礼貌,不能不敬。虽很乏味。

而最让人无以回答的是:上哪去?

怎么回答呢?

去约会情人,去做输卵管造影,去准丈母娘家讨好,去偷下水井盖,去砸人家玻璃。。。

要如实回答吗?头脑灵光就要翻着白眼,编谎唐塞。

而我这种头脑不灵光人,就要膛目结舌,吱吱唔唔半天也编不出半句谎,二质暴露无遗,很是尴尬。

明知最简约的回答是:上班或上市场。它不会有下文。总不会追问上班开不开资开多少钱,上市场买什么。可我偏不愿说假话,只能呆呆地站在那二着。

这种招呼莫名其妙,无法考证其来历,只能臆断。

婆婆看管媳妇出门。丈夫看管媳妇出门。媳妇看管丈夫出门。长者看管下辈出门。。。

管和被管是亲人间和上下级间的规则,岂能用在一走一过的不相干的人身上?实在缺乏想象力得出其延用至今的理由。

再则说,它是否有干涉他人隐私之嫌?要说干涉,看得起你才干涉,看不起你瞪着眼珠子黙不言语一句,你会何感受?要说ZG话外国人学起来就要闭锁逻辑思维,否则会陷入走不出的迷宫。

其实严格说来问者根本没有干涉之意。故这种招呼很不着调。与其说是“礼貌”不如说是陋习。是陋习就应被发展的时代甩掉。

从“上哪去"到“你好!“我国这么多年从西方引进大到技术、文化,小到标点符号,招呼为何就漏掉了?

只有一个解释,它不影响国力腾飞,更不影响百姓生活质量,不具太大的实用性。是提不上日程的不疼不痒的小问题,小得不能再小。

当然,这里还有生存环境和文化氛围之限。故陋习退出这片大地尚需漫长的时间。

但谁也不能否认,很多事物以小见大。

比如国民文化素质。

但愿我G的GJ地位与G民素质不要反差太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