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言师语读书

读书:中国是中国,美国是美国

2019-03-17  本文已影响209人  随意de徘徊
读书:中国是中国,美国是美国

19世纪最后10年的美国历史,是一场具有典型意义的国家转型的案例。对于美国来说,这种意义在于三点。

第一,让美国完成了从“本土型”国家,到“国际型”国家的转变。从本质上来说,“19世纪危机”是美国上一阶段发展结束的标志,而这一次“转型”令其开启了一个持续至今的新阶段。

第二,从人类历史进程的角度来说,美国的转型开辟了一条与之前所有“大国崛起”模式都不相同的新模式。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这个帝国,既不同于罗马,也不同于大英帝国。

第三,在过程和表象上,它有助于我们理解今天的中国以及国际关系。今天的中国和一百多年前的美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将开辟另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单就历史而言,美国是最具有独特性的国家,从它的建立到它的崛起,过程中大部分环节对于其他国家而言都是不可复制的。

别的不说,仅国内市场一项,其他欧洲国家就无法复制。经济史学家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就说过,在南美洲的白银大量的流入欧洲之前,欧洲是处在全球贸易边缘化地位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没有足够的资本和市场来撬动和影响贸易。

因此,包括英国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对于美国都太小了。所以,欧洲各国从一开始就必须疯狂的进行海外殖民和贸易扩张,以获得足够的资源和市场。

在拥有足够的生产资料和庞大的需求市场之后,整个社会加大生产力的发展和投资,最终引发了“工业革命”。

也就是说,所有的欧洲国家其实是先进行殖民扩张,再实现社会生产力增长的。但美国和欧洲则完全相反,它是先实现社会生产力增长,再进行海外扩张的。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就是美国拥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和潜力。

所以,我们看到,美国不仅很轻松的度过了19世纪末的经济危机,而且还很迅速地完成崛起,从一个影响有限的地区性国家,转变成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国家,这种崛起的持续性一直影响到今天。

如果抛开这些原因和背景不谈,单纯的比较美国和其他国家与文明的优劣,比如认为美国的政治比英国更先进,或者认为美国的崛起完全是因为开放的市场经济,都是庸俗化的对照。

就拿经济政策来说,我们不能只看,美国后来低关税的开放性,而忽略了之前“保护主义”政策的作用。

同样,如果不是经济政策和现状相匹配,也就是美国的生产力无法应对广阔的国际市场,像后来的德国那样单纯的扩充海军是没有意义的。

同样可以作为参照的还有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本意,其实是想复制欧洲的“殖民模式”。

但“殖民时代”在20世纪初,准确地说是在一战之后,就开始衰退。即使曾经的大英帝国,都陷入了殖民所带来的种种矛盾和纠纷之中,日本注定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成功。

如果当时的日本把中国当作市场,而不是资源和领土,结局就可能会完全不一样。这就是所谓“参照性的互动”。

不过,殖民时代衰落也好,日本走错路线也好,都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我们更关心的是,尽管美国的路线不可复制,但这段历史对于今天的中国是不是有一定的参照作用。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简单来说,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今天的中国和一百多年前的美国有一定的相似性。

这种相似性主要在于,中国和美国一样,也有巨大的国内市场,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对国内市场进行满足和开拓的结果。

而这期间又有“互联网”市场的爆发,等于又在内部出现了一块需求广袤的市场。

同样可以参照美国的是,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在最近几年已经和国内消费市场接近持平,最典型的就是所谓“人口红利”和“互联网红利”已经结束的说法。

那么可以眼见的是,中国也正在面临一次从国内到海外的“转型”。这就是这段美国历史对当下中国的映照。

但就像美国不能走英国的老路一样,中国也同样不能简单地复制美国模式。

从这个视角出发,再去看待当下的很多政策和国际性事件,会获得不一样的理解和看到不一样的趋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