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眼光做好青少年心理工作
很庆幸参加了韦志中心理网校组织的心心相印计划,我们研讨的是韦志中老师的新书《青少年心理工作如何做》,第一个专题是“新时代背景下的青少年心理教育”,经过预习、引领阅读、共同探讨,我真是受益匪浅,感触多多,最深刻的一点是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做好青少年的心理工作。
一、不以成绩论英雄,着眼于孩子的终身发展
素质教育我们已提倡了多年,但真正实施起来难上加难,升级、升学、就业都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不考试更无法实现公平,所以应试教育一时取消不了,可能相当长时间都无法替代,这就需要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学习成绩。无论老师还是家长、学生,都不要一味地以成绩高低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淮,人的能力有高低,发展方向也各不同,有人可能善于学习,全科突出,有人可能偏文或偏理,有人可能撞长音乐和美术,我们要找出不同孩子的特点,并适当地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做好人生规划,并陪伴他们尽己所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当他们某一步有偏差的时候,适当地给予陪伴、呵护、理解、支持、鼓励,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歪曲、痛斥,从而给孩子造成心理问题,一定要学会接纳、尊重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一时的成绩偏差或误入歧途不代表没有前途,浪子回头金不换,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静等花开。
二、了解新时代青少年的心理需要
我们今天的孩子都是新时代的孩子,新时代的需要跟过去的需要不一样。过去物质贫乏的时代,我们的需要更多的是物质方面,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吃饱穿暖,精神层面要求不高。现在的孩子大多物质需求充足,但精神层面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甚至压力过大。
青少年的心理工作,其实就是满足需要,所有问题的产生,就是因为需要没有满足或者满足得不平衡、不充分、不健康。比如孩子的时间大部分被学习侵占,我们小时候玩的各种户外游戏已与他们无缘,随着手游的普及,很多孩子就把精力放在手游上了,有些甚至网游成瘾,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造成了很多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孩子的心理问题也大多因此产生。其实
孩子玩手机需要正确引导,不能一概否定,在当今一部手机走遍天下的时代,让孩子与手机绝缘不大现实,家长可每天规定出一定的时间让孩子用手机查查资料或看看新闻。特别欣赏韦老师的这一观点:对孩子要呵护、理解、陪伴,以发展性视角去做孩子的心理工作,我们的策略是围绕着需要去开展。我们可以问他,觉得在家庭里哪些方面没有得到满足,哪些是合理的需要?用一个图表表达出来,让他自己去澄清。倘若我们真能按照孩子的需要去做青少年的工作,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孩子而言,父母需要先保证他身心健康、自信、价值感、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先满足他底层的需要,再去唤醒孩子学习内在驱动力,内在驱动力一旦激发出来,孩子就会不待扬鞭自奋蹄。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时代在发展进步,青少年的心理工作一定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着眼于孩子的未来,为祖国们的花朵打造一片灿烂的心灵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