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阅读来纪念,被汪曾祺圈粉了
终于把《人间草木》看完了。
回忆了一下我是怎么结缘这本书的呢?
人,都是得在某件事被逼到一定程度上,才会觉得自己越来越需要学习,这是我最近的真实感受。
干印刷这几年和出版社的编辑接触很多,又来了图书公司做发行工作也近半年了,接触了越来越多的编辑,也认识一些作者。做发行就得卖书~可手里的书每次都只是看个封面设计的“颜值”,心情好了看一会儿仅此而已。疫情让这个春节歇了这么久,在家宁愿躺着刷手机也不愿意看书。也让这个曾经由我主导创建的读书分享群,荒芜了整个空闲的春节。
因为疫情久了,大家都不能正常上班,感受到了Boss的危机,地面新华书店几乎都不能开门正常营业。我就一直在想如何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让自己的发行工作有效做起来。可当要把工作做细的时候,发现手里的很多书,知道的都只是名字这样的表面意思。今年的工作一定是要把服务做细,想做细给人分享书就得认真的懂书的内容。于是,想让设计师给我做一个简单的图片,可以直观的看出这本书的特色。
我提了需求,可是疫情原因,协助工作的编辑们都在家,沟通事情没那么顺畅,那每本书的宣传文案,只能自己想,自己去组织才能最快的解决。
于是,我开始认真的看每一本书的简介,简介如一个书的媒介,带着我了解了书的大概内容。我是个喜欢花草树木的人,在城市的出租屋里也是竭尽所能的种过山药豆,魔芋,菠菜,小蒜苗……这样的绿植,汪曾祺的《人间草木》让我读到了很多共鸣点。
他笔下的葡萄架,让我想起老家四合院里的一院葡萄藤,他笔下的水萝卜,让我半夜想起来寻找去吃。也有人说他写的美食,如舌尖上的中国。
那天起我开始每晚睡前在微信读书里读汪曾祺的书,意外大学室友做梦梦到我和她分享水萝卜,更意外的是第二天的中午,人事部经理带了她家里的水萝卜,让我人生第二次在惊喜中吃到水萝卜,也很喜欢那脆脆甜甜的微辣味道。我们就是这样,在不同时空,彼此因为一件小东西惦记着彼此,或者被惦记着,成了平淡日子里的小故事。
今天听了2个小时朱灿的直播,感触很多。那些喜欢读书,爱读书的人,自带光芒,他刚来公司不久,散发出来的光已经让全公司人关注到~今天的直播在京东平台和浙江海宁,合起来差不多有600多人。
重要的是,在直播间的人,才真正能了解到要带动整场气氛,要去做一些效果~真的是不容易。他最后总结的时候说“汪曾祺的书,如人生的说明书。”非常值得每一个人看。
书里有描述“汪老和父亲的关系”,可以让我们去感受,如何为人父母。
那些教条主意的,那些应该和孩子平等相处像朋友一样的感情,非常难做到,但汪老和父亲就是这样的关系,值得我们的爸爸们去看一看。
16岁汪曾祺初恋给女朋友写情书,父亲还给出主意。有这样的父亲?喔,好幸福!想起来就是美美的。因为相信,让本该是叛逆期的孩子,和父亲的距离拉近了。在中国这样的父子关系中,或者社会道德观念中,能这样特别难得。
汪老给我的感觉像是一个老顽童~对生活的热爱,不温不火,平凡又有意思。
也就因为此,逼着我要读越来越多的书。也许有一天我也得做为一个主播出现在镜头前,这个需要特别多的知识储备,需要现场的表现力。突然就觉得自己差了很多。
分享读书,然后自己去阅读,带着孩子一起去阅读。是我平生最喜欢做的事情。还能养家糊口,最好不过了,可惜知识储备有限。
借鉴某人的金句“书买回来放在书柜上,有时候人看书,有时候书看人。”[吃瓜][吃瓜][吃瓜]我希望自己和身边的朋友们更多的是:人看书。大家就是闲着的时候还是要多看书,忙着的时候让书看你。[吃瓜]
没准儿哪天突然发现自己的气质就不一样了呢?聊天的时候知道个书名,也是进步。慢慢的就如我一样,开始看简介,再慢慢的就开始读起来了呢。
他说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我一开始喜欢他的老师沈从文,看了沈从文的书没多少,最近圈粉汪曾琪。我和汪曾祺有共同爱好[捂脸]我也爱吃米线。
他的书真的是感觉老少皆宜,让我感觉又雅致又有趣味性,我想这样的平凡却又不失真实,一定会让大家喜欢的。
一直知道“人走茶凉”这个词儿,今天看了才知道这是汪曾祺“沙家浜”里的词儿。
最后的最后,我想到汪曾祺的《人间草木》里有我和姑姑们共同的回忆——小时候家里有两颗和我同岁的葡萄树,南边靠大门是“红玫瑰”,北边靠着堂屋是“黄香蕉味”。我大爷,爷爷,三爷家一共10个姑姑,葡萄快要成熟的季节,我把扶着小板凳,她们会对着阳光去寻觅那个透亮的,捏捏这个,摸摸那个,摘了熟透的葡萄给我吃(或许是吃痛快了,奖励我这扶凳子的一颗),也可谓合作愉快耶✌️~那个时候做为小朋友,最大的愿望就是快快长大,也可以自己摘葡萄吃。而今,终于都长大了!葡萄树也只能留在儿时的记忆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