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唐诗(33)
韩愈在中唐诗坛上,开创了一个重要的流派,史称“韩孟(孟郊)诗派”,“言人之所未言,辟人所未境”。叶燮《原诗》说:“韩诗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诗人以其雄健笔力,凌厉气势,纳万象入诗,展宏阔奇伟,一改大历以来诗歌的平弱纤巧。今读韩愈的《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感受这种诗风变化。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贞元十九年京师大旱,韩愈与张署上书请求宽缓赋税,得罪权贵,双双被贬。永贞元年宪宗大赦天下,韩愈和张署都到郴州待命。本期望回到长安有所作为,结果却得到去江陵的任命,愤懑失望。中秋之夜, 二人饮酒赋诗以吐心中块垒。
全诗由三部分组成,先写自然景色,再写张署的歌,这是诗的主体,写出二人的逆境、痛苦遭遇、艰难的生活、希望和失望。最后是韩愈的劝慰。
诗的开头极简练地写八月十五夜劝酒赏月的情景。此时细碎的晴云从四方收卷,清风吹拂,月光流照如波,使天上的银河显不出光辉。江上沙平水静,四围声沉影寂。在这样的夜景之下,劝酒之余,更请好友歌吟一曲。
诗以较大篇幅叙述友人悲歌的内容。先写被贬南行的经历和贬所的情况。再写遇赦量移江陵府掾的经过与感受。待命于郴州之后受到压制及再次遇赦之后只能做江宁府掾的委屈。张署发出了“天路幽险难追攀”的感叹!
诗的结尾又以极简练的笔触表达自己对友人的理解。“君歌且休听我歌”以乐写悲,抑扬顿挫,一唱三叹。
全诗起伏跌宕,以静夜明月开始,后转入低潮,先有艰险遥远的道路,再有怪异惊人的动物,后有诡谲险恶的世情,诗人的苦难一步步加深。以后大赦令下,情绪陡转,接着写出畅快、欢欣的场面,而从 “州家”句又转入低潮,情绪更为压抑,气氛更加低沉,至“天路幽险难追攀”痛苦绝望到顶点。结尾表面似解脱,实则以解脱语写无法解脱的苦闷,内心苦楚都在不言中,给人以回味。这首诗频频换韵,是对齐、梁以来七古诗用韵形式的继承,但又绝无律联,全诗句数是奇数,又是对齐、梁七古诗句式的突破。
在韩愈出生前六年,诗仙李白飘然仙逝。韩愈出生后两年,诗圣杜甫也“饫死耒阳”。韩愈追慕李杜,继承李白诗歌的自由豪放,和杜甫诗歌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精神,但是韩愈天生自带的变革者属性,要求他一定要标新立异,要出色,先出格,他发现“惟少陵奇险处,尚有可推扩,故一眼觑定,欲从此辟山开道,自成一家”。
韩愈在中国历史上以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著称,尤其他的文学主张、教育思想多为后世褒奖,而对他的诗历来评价不一。比如沈括有言:“退之诗,押韵之文耳,里健美富赡,然终不是诗。”苏轼评说:“子美(杜甫)之诗,退之之文,鲁公(颜真卿)之书,皆集大成者也。”“唐之古文,自韩愈始。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今天看来可谓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