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众多P2P平台倒了,你中招了吗?
前言:2018年8月12日,蓝夜波幅的第四天,自我存在的白色世界桥日,链接到一些有关金钱与财富的感悟,记录下来,分享出去。
玛雅历法中的蓝夜波幅从2018年8月9日开始,到8月21日结束,本身就会有各种有关财富与丰盛的灵感。这个波幅的调频建议,详见蓝夜波幅,一起来谈谈梦想。
最近很多P2P平台都倒下了,比如:风靡一时的云联惠,比如:最近一直不开网的悦花越有(悦天使),还有消费后全额返现的联璧金融等等。据各种报道称,这类线上P2P的用户量以百万乃至千万计算。不知道你中枪了吗?
作为一个小额中枪的人,我有话要讲。
最近是线上P2P的破产浪潮;一两年之前,则是线下P2P小型金融机构的倒闭风潮。
记得两三年前,我们当地一条街上,几天之间就开了大约五六家号称是金融机构的理财公司。我家附近就有一家规模很大的,经常举办各种联谊会活动吸引客户,特别是常常提供免费短途旅游、赠送小礼品等方式来招徕老年人的目光。
据说,揽储利率在年化20%到30%。在当时的银行存款利率五年期5%对比之下,必然会吸引一大批投资者。
我们家孩子的爷爷也在此列。也因此,我大约知道了一些该公司的做法:
该公司会不定期的举办各类免费活动,带着老头老太太们去旅游、聚餐,发放类似水杯、餐具之类的小赠品,甚至还发放带有公司LOGO的文化衫。
更为让大家放心的是:公司及时兑现了承诺,在存款下月就支付了上月的高额利息,且还可以立即支取现金到账。
特别是在该公司墙面上会有公司领导与某某政要的合影,有该公司投资某某政府项目的规划书.......公司的业务员言外之意,他们是有政府背景的,他们是有保障的。
此类种种营销方式,让老头老太们放松了警惕:很多人不再支取利息,把钱继续放在公司里“钱生钱”,继续赚钱高额且高风险的回报。
尽管当时我们年轻人早就意识到了风险,极力劝阻老人:不要失去理智,快进快出,及时把钱拿出来,可是老人已经被该公司强力洗脑,完全不被所动。
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该公司资金链条断裂,遭遇挤兑,破产倒闭,负责人被抓,至今尚未结案。
老人们一辈子挣得血汗钱,连本儿都搭了进去!
事情发生以后,很多老人们还在念念不忘:说好的投资项目呢?说好的政府背景的?怎么都是假的呢?
作为晚辈,我们极力劝慰家中老人:生命要紧,保重身体。好在孩子爷爷生性还算洒脱,在难过一段时间之后,终于又能够重新笑着面对生活了。
然而,听说与他同期参与投资的好几个老人,因为想不开,因为承受不起打击而得了病,不久就撒手人寰了!
这是线下P2P的兴起到破产的一个典型缩影。
无独有偶,近一年多,我也投资了一个线上P2P。当时投资的心理: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小额介入;行就行,不行就拉倒。
模式与线下几乎一样:该P2P也是号称国资背景,投资政府的项目,适合未来的互联网+ 的商业模式,加入以后及时返现承诺的投资回报,并且可以立即到账.........
当然,结果也是和线下那个一样:平台关闭,本钱无归。
事情发生后,我反思这次实验性的投资失败经历,并回忆了孩子爷爷当时投资的一些经历,清楚地发现:在金钱财富方面,容易被“庞氏骗局”所害的人的心理特点几乎是共通的,也可以说:我们这种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呵呵。
第一点:人性中的贪婪。这是屡次庞氏骗局能够得逞,所掌控的最基础的心理特征。人性的贪婪在于想要通过一些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手段,获取远远高于市场基准水平的回报,且在初期拿到回报之后,会希望把回报更进一步扩大化,达到极致。
这种贪婪,开始是一种满足性代偿,即当有一部分利润到手之后,会有一种全能自恋感觉:看看我有多么厉害,我带来了更多的财富(后边会谈到金钱是一种强大的能量),这种全能自恋的感觉会屏蔽掉现实生活的真相,让人陷入到一种自大倨傲的境地,类似吸毒一般不可自拔,所以会加大砝码,维持投资或者加大投资,以追求更大的满足感与全能自恋感觉。
在前几年股市投资盈利的时候,我就曾深深体验过这种欲罢不能的上瘾感觉,其实那时候人们赚的已经不再是钱,而是对数字上涨飞跃刺激感的满足,对难以实现的欲望可能完成的憧憬,更像是心理上的一种强迫和瘾头。
所以,股市高涨的时候,曾听很多人夸下海口:要用赚的钱,去买房、去旅游、去吃霸王餐.........随着数字膨胀的是:一颗又一颗充满征服欲望的心。
当然,泡沫散尽,迎来的也不仅仅是财富数字的缩水,更多的是心灵层面:自恋与自大的消退,以及由此带来的肃杀感、萧条感。
第二点:侥幸心理。比如我。我是知道风险的,也是明白利害的,可是我依然还会向坑里跳,尽管以小额试水,存在的就是侥幸心理:万一我可以跑出来呢?万一这个平台是真的有一些高大上的投资项目呢?万一这个事情就不一样了呢?哈哈。
侥幸心理,说到底还是贪婪心。万一这个世界上,就是我可以获取高额回报且能够全身而退呢?哈哈。
贪婪之心,妄图通过偶然和幸运,达成财富的丰盛。
第三点:缺乏必要的市场投资回报分析数据。为什么屡次骗局中,老年人或者妇女居多呢?是这类人群对市场的投资回报水平大约在什么位置,不是很清楚,缺乏基本的理财常识。
据说有人统计过股神巴菲特十几年的投资回报水平,大约也就是年化15%左右,而我们普通人无论经营或者从事什么行业,即使达成股神的水平,年化回报率也就是在15%左右。
而我们的各种P2P平台呢?动辄就是全额返现,动辄年化就是30%到50%,比股神可是翻了好几倍。这样的投资项目会多吗?会靠谱吗?
第四点:对新型金融工具没有识别的能力。目前随着互联网及各类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创新,很多庞氏骗局都打着:区块链、物联网、创新金融模式等等高大上的名头,对金融政策或者监控手段不清楚的人,很难识别真假。特别是很多平台以政府、国资等来头自居,更是让人容易眼花缭乱,误入歧途。
当然,第三点和第四点,可以通过必要的一些学习,基本可以掌握一个大概率。
然而,即使精通理财知识,即使知晓金融机制,而心里有贪婪、有疯狂的欲望,心存侥幸,仍会不断入坑和中枪。
这就有必要从灵性层面谈一下:金钱和财富对我们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
《金钱的灵魂》这本书里,作者用大量的事例告诉我们:金钱是携带着能量与频率的。换句老百姓的话,通俗来说:丧良心的钱,不能拿。
为什么呢?因为丧良心的钱,是带有丧良心的能量状态,它来自于不当的来源,它是带着其他人的痛苦和焦虑的能量,来到你的生活中,会让你的周围充斥着这种力量,慢慢会让你心生不安,就会招引很多杂乱无章之事。
在很多家庭系统排列疗愈的现场,也会有如此的案例发生:很多家族成员之间纠缠不清的问题,可能恰恰是某一代这个家族里的人坑了另外一个家族里的人的钱财,导致了后代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与利益纠葛。
钱,花在哪里很重要。钱,来自哪里也很重要。因为,金钱本身就是物质世界里很强的一个能量流动的体现。花钱和挣钱的初心很重要。
如果因为恐惧、因为攀比、因为欲望而花出去的钱,就会携带着这种理念的状态,进入到整个财富流动之中,就创造出更多的恐惧、攀比和欲望。比如:就是喜欢买便宜货,看见打折就动心,而非购买真正喜欢的有品质的物品,就会让自己的整个价值感降低,就会存在很多隐形的匮乏感觉。
如果因为贪婪、因为侥幸、因为不安而去想要挣得更多的钱,这样的信念也会让赚回来的钱,携带着这种能量状态。你会发现,很多人因为内心的匮乏感,赚了很多钱,却会莫名其妙因为其他事情把钱都很快花光。
回到P2P这种投资,本身投资者抱持的就是贪婪的欲望,钱流向的也是有着贪婪欲望的平台,回报也是源自欲望与贪婪的回报。而平台呼唤和召集也是一群欲望与贪婪之人,这些钱必然会因为欲望和贪婪而很快消耗掉,最后倒闭破产、蒸发和清空。
这也是天地大道对欲望与贪婪的力量,给予的一个必然的循环模式:急速兴起,迅速膨胀、不断累积、瞬间幻灭,彻底清空........
那么,面对金钱,我们要秉持的态度是什么呢?
矫正花钱和赚钱的初心:是不是源自爱和创造?
爱和创造,即 我花出去的钱,是为了购买高品质的、符合我特质的、我自己心里真正喜欢的物品或者服务;
爱和创造,即我赚得的钱,是因为我付出了努力,我的奉献让他人和世界获得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乃至会让整个星球更加和谐与温暖。
让我们保持觉知,让花出去的每分钱,都带有自己高品质的爱的能量;让赚得的每分钱,都来源于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创造的价值。
对待金钱财富,愿我们都可以:
不贪婪,不心存侥幸,不妄想一夜暴富,不走捷径;
让它们来自于爱和创造,去往到爱和创造!
PS: 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对金融领域投资诈骗的称呼,金字塔骗局(Pyramid scheme)的始祖,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兹的投机商人“发明”的。庞氏骗局在中国又称“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简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
查尔斯·庞兹(Charles Ponzi)是一位生活在19、20世纪的意大利裔投机商,1903年移民到美国,1919年他开始策划一个阴谋,骗子向一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然后,狡猾的庞兹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由于前期投资的人回报丰厚,庞兹成功地在七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这场阴谋持续了一年之久,才让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清醒过来,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