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的科学家拒绝“躺平”,84岁还获得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2022-01-20 本文已影响0人
文又又
“躺平”这个词语成了某些人的代名词,而一位86岁的科学家用自己的行动来拒绝“躺平”。
这个科学家是86岁的赵焕庭。
每天凌晨4:00-5:00,86岁的老科学家赵焕庭从自家出门前往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
其实,赵老在2003年就从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退休,但是退休后,他仍然坚持在科研一线工作,坚持了20年,每天工作10到12个小时。
天道酬勤,赵焕庭的努力没有白费,在他77岁和78岁来临之前,他分别获得了广东省和国家科技进步奖,84岁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他却只是淡淡地说道:“国家只要还愿意用我这个人才,我就很乐意做。”
以前上班是工作,现在退休下来了,人家要找我,说明我还是有价值的。
赵焕庭为南海研究献出了一生的心血,50岁,他辞去中科院男孩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后,就专心从事珠江河口和南海勘测和研究,成为了领域的权威专家。
譬如珠江河口的研究,是具有开放性和研究性的研究,他攻坚克难,研究成功,也为他研究南海的礁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现在,他的研究可以直接运用到珠江口航道整治,南海科研探索等领域。
而他现在在写的《南海国土环境资源与开发》,已经完成100万字,这个研究将对我南海的环境资源起着重大的改变和推进作用。
赵焕庭却说:“奋斗是一辈子的事,一刻也不能松懈,松懈的话,就容易掉队。不管这个有什么变化,都要坚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废”。
本可以在退休后,选择悠闲的退休生涯,赵焕庭却选择了继续坚持奋斗,用自己的行动来告别躺平。
正如湖北武汉大学心理学教授喻丰谈到的关于躺平和内卷的关系,只有挤进头部才能告别躺平。
而赵焕庭教授一直在头部,却一直与“躺平”为敌,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辛苦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