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海好文学习

减少意志力消耗,集中精力做重要的事2

2024-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鳝堂集庆

做某一件事时,不要一开始就搞得很难,那样就会增加你的畏难情绪,让你知难而退。

比如你要开始跑步,不要一上来就是马拉松,那样谁也受不了,我们可以从1千米、3千米、5千米等慢慢地增大距离和强度。

第二个是利用恐惧和紧迫感。恐惧能够提高行动力的即时强度。

比如某个人躺在草地上,你怎么叫他,他也不起来,打他拉他,他都一动不动,说太累了想休息一会。这时草丛里突然钻出一条蛇来,那他不用人拉,自己也会跳起来逃跑。

这是人遇到危险时的应激反应。人的本能遇见蛇都会躲开,不管它有毒没毒,防止被它咬一口。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个体验,交给你某一项工作,要求你三天完成。前两天你可能按部就班,不紧不慢地去推进,也没觉得有什么紧迫感,等到最后一天你才发现时间根本不够用,着急忙慌地去赶进度,晚上加班通宵熬夜才把任务做完。

当你做完的那一刻肯定会自责、懊恼。自己早干什么去了?前两天为什么不去干完?人都是这样,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但为什么到最后一天没有人督促你,你也会加紧完成它。

这就是截止日期带来的紧迫感。因而有人说截止日期是最大的生产力。它就像一堵墙一样,眼看就要碰着了,这时候你肯定要使出浑身解数,不让自己撞墙。

第三个是创造持续激发状态的环境。

这个也是因人而异。比如说有人在家办公没有效率,因为家里的环境太熟悉,诱发你做其他事情的因素太多。看到阳台的花花草草就想浇浇水,看到桌上的零食就想吃一下,看到沙发上的遥控器就想打开电视放松一下。这种人只能去办公室办公,因为办公室的环境能让他心无旁骛地去工作。

可见环境对人有潜在的影响。做好氛围营造,让人在不需要消耗大量意志力的情况,也能很好地投入工作。

第四个是用好外部监督。我们有些人学习写作一定要报个班,每天去打卡,相互监督。有这个外部监督,可以让自己能够持续地坚持下来,抵抗自己的懒惰、拖延。这相当于给自己施加了一个外部压力,拉着你拖着你走,防止你掉队。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那句话,一个人可能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却会走得很远。

参考书目:王世民《减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