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我们在争论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1953/2d6e5906ded94b34.jpg)
20200226【乱翻书 随笔】究竟我们在争论什么?
最近忙于吵架,以无愧于平兄授予我的“吵架王”的称号,这个称号用泰州话讲是更有力量的。
有必要解释下,有两种架原则上我是不吵的,好歹我也是做过几天“慧能大师”的。一是看上去我不是百分之百正确的架我是不吵的,因为,最好的结果无非是各打五十大板完事,既不能解决问题,又不能树立正气,不明;二是“哀莫大于心死”,倘若觉得真的无法交流,那就只能徒增烦恼,自己不舒服,别人也难受,不智。
我说过国人是不会讨论的,所以,几乎所有的“讨论”最终无非两个结果:一个是做做样子,由看上去最权威的那个人抛玉引玉,相关的人员、专家充分必要地进行一番证明,最终一锤定音;一个一定是演变成吵架,一地鸡毛,一哄而散。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吵的并不是本来应该关注的事情本身,而在于对发言的那个人的认可度和态度。怎么来调整呢?去年尝试过一次“罗伯特议事规则”讨论物业管理纠纷的事情,效果不错,但前提是,组织者必须客观公正,而参与者必须服从组织者,事实上,要达成这样的状态也很难。
举个例子。之前有一位领导吃过一次很大的亏,开了一次会,他被定性为“素质差”,理由是两条:一是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二是在公开场合和一位女同志较劲,一点绅士风度都没有。事情的起因我是清楚的,那位女同志是比他官职要大的领导,由她的部门组织开的会,涉及到我们单位的内容,我们提供了最新的材料,这份材料我是看过的。可是,那个部门的工作不细不实,在采用的时候,用的是一年前的内容,自然许多结论就是错误的。开会时,领导就这项工作插话点评,觉得我们的工作存在问题,我们的领导出于义愤,也为了维护单位的形象,平时几乎不发声的他指出了材料的错误。后来,那个部门的领导说到其他的一些数据内容,又加以引申、误导,我们的领导又忍不住说了,然后就被领导定性了。而我们的这位领导恰恰真的是一个很绅士的人,他只是不会吵架,他只是情绪一激动就会说不出话来,而对方的那位女领导刚好又“胜男”。可是……你看,最终的结果并不是原本大家应该关注的工作内容,而是这种感觉和态度决定了结果。这种情况不胜枚举,而且,很多时候,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已经被别人画像、定型,所以,你根本就没有解释的机会。有鉴于此,牛老师决定先主动承认是“全区最不上路子的干部”。
这个,算是引子。
前天想起来去下天德湖公园,为的是看梅花。看梅花的目的三个:一个是换个心境,再去看看,究竟天德湖里有没有绿梅,因为,去年是看哪个宫剧时冒出来的念头,想着买一株绿梅的,结果买回来的都是红梅,我是偏执的,今年又想起来了,去年去天德湖的时候,花期将过,今年去碰碰运气,看看一树绿梅开出来究竟是什么样子,值不值得我今年继续找,结果还是没有;二是从做绿化的角度来看,最近有个思路,为了能达到“少花钱多办事能出好效果”的角度,我在想,今年的绿化是不是应该多做树阵,或以一种景观树结阵成林出效果,或一种树为主题,穷尽这个树的所有树种成园子;三是最近想将工作圈子和生活圈子尽可能分开,加上原来用的手机电池几乎撑不了半天,于是刚换了待机时间更长,而且同时可以开两个微信、QQ的华为,而我偏偏用到拍照神器之后反而不会拍照了,就去练练手,结果拍了一通之后,被勒令重拍。
看闲贵人大唐妹妹钓了会鱼之后匆匆进了天德湖的梅林,一片红梅夹杂了一颗白梅,绿梅终究还是没有的。白就显得那么碍眼,但也那么突出。拍了会红梅之后,去拍白梅,一会便有几批新人来,都是直奔白梅而来,全不顾我根本没有戴上塞在口袋里的口罩。突然想到,就这株白梅而言,会有两种判断:一是,有人觉得美,众多红色妖娆之中,一抹清白尤为珍贵,二是,有人觉得丑,抹杀了一片红色芬芳的大好景色。而就白梅本身来说,它还是它,在哪,都还是那个它,如此而已。
忽然想到了人与人的交往。身在尘世中,便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而由于各人的教育、经历、环境不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处事原则和生活方式,这些处事原则和生活方式在和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就会产生碰撞。于是,就会有诸多问题。最多的就是对同一个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小到对一种食物的喜好,大到特不靠谱究竟靠不靠谱。所以,我们争论的许多事情,其实并不是对错是非,而是喜好。譬如,牛老师命题,喜欢卖弄一下古诗词,马老师命题喜欢研究下小说散文。譬如,牛局长造园子喜欢附庸一下风雅,马局长造园子喜欢现代科技。
那么,这些看上去是矛盾的矛盾究竟是不是问题呢?不是的。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和子女由于年龄的差异,有许多的问题和看法不一样。那,是子女不认爹妈呢?还是爹妈舍弃儿女。几乎没有吧?再好的朋友,也绝对不会对所有的问题都高度统一认知,怎么办?其实很简单,求同存异嘛!父母的认知再可笑,只要不影响到他们的健康,那就随他们去嘛!有时间,多听他们讲讲故事,没时间,就给他们找一群老伙伴,让他们自娱自乐。和张三,能谈喝茶,那就谈喝茶,和李四能谈喝酒,那就谈喝酒,和唐贵人能谈钓鱼,那就谈钓鱼,和狗主就谈哪家的女狗最好看。当然,和姚杠精老师谈喝茶,谈着谈着,突然发现,跟不上姚老师的趟了,怎么办?要么,就饱含膜拜的眼神聆听,要么就赶紧转换话题谈姚老师完全不懂的足球话题,让姚老师膜拜我。
咦,牛老师这么滑头呀?咳,咳,不是滑头,是认知,是气度。不故意迎合溜须拍马,认真地发现并学习对方的长处,是好事。
咦,那牛老师干嘛还老和别人吵架,还一言不合就拉黑?再独特的个性,再复杂的事物,都有基本的标准和规律。比如没有一个人会觉得凤姐是美女,是非原则面前是不可以谈的。比如老师的话题,社会不可苛求老师,但老师自身必须对自己有要求。比如,要对深圳那个抄袭成性假装道歉寻死来逼受害者原谅的胡红梅校长宽容的事免谈。所以,牛老师面前,教育要慎谈,想做牛老师的人生导师,除非你确定你是能让牛老师足够敬重的,请免谈。牛老师都半截入土的人了,这会才想起来启蒙,晚了。
好像没有那天向听雨校长电话报告的那么清晰了,好吧,乱枪打鸟也是牛老师的特色。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1953/2b9da060ea3dcec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1953/fb641f39d1d003e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