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

2018-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风华竹韵

      那一天,分娩的你竭尽自己几乎全部的生命换来我的第一声啼哭。你微笑着注视着我,那是人间最温柔慈爱的目光。当我咿呀学语时,你对我说:“希望你以后能博览群书,做一名知识女性。”从那时起,我与图书就在冥冥之中有了非同寻常的缘分。

      还记得小时候,爷爷第一次带我去图书馆。刚踏进门,只见里面陈列着一本又一本的书。里面的读书人也在细细的研读着,进入书中的故事,进入书中的人,用心感受与思考。爷爷从书架上拿起一本《三字经》让我读。当时的我时隔一会儿就去问字的读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爷爷逐字逐句的给我解释。图书馆里被落日的余晖映的火红,爷孙两共同教学相长。从中我知道应善良宽容的对待他人,才会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初中时,《三字经》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要,我更爱读一些唐诗宋词和典籍。在图书馆的阅读中,我被卓文君用一封书信传情,想要挽回夫君司马相如的深情感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一个在天之涯,一个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我感受到那字中透露出的人生悲剧,我为他们伤感,为他们哭泣;我也为陈三聘那“忆得霜柑分我,应自有,浓香噀手”的淡愁所感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司马迁“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生信条……这一切的一切使我感动。这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像一幅幅鲜活的画卷,平铺在我的眼前。

      这些诗词典籍,使我树立正确的人生信条。这一幅幅的画卷,无不使我欣赏,见字如面。

      高中时,我酷爱在图书馆中读一些中外名著。它不像诗词那样含蓄深沉,反而平添了几分讽刺意味。《红楼梦》中黛玉与湘云对诗,诗曰“寒塘渡鹤影”,黛玉对曰“冷月葬花魂”。足以见其的聪慧。王熙凤的泼辣与见风使舵,宝钗的富有心机。这一个个特点鲜明的人物,使我对书中情节有了较好的理解。还有《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中以贝尔曼为代表的底层群众所展现出的人性美,使我赞叹。鲁迅先生笔下祥林嫂命运多舛的遭遇,使我感到当时社会的黑暗。底层人民并不相互帮助,反而相互欺压。好一派麻木与被毒害的社会!我为鲁迅先生用笔做武器,为时代发生的行为赞叹,敬佩!

      从孩童到长大,在图书馆中读过的书,在书中见到的人数不胜数。我为在历史风云变幻中的文人雅士,英雄好汉,历史名士所敬佩。他们虽只是历史中的沧海一粟,却足以震动天地!其留下的文字,无不使人心潮澎湃,见字如面。

      突然间发觉图书馆见证了我的过去,而我的过去不也是由那些在图书馆读书的岁月所连接而成的吗?

      时光带走了往日,却带不走往日在图书馆读书的岁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