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8高考还有〇〇天!距离你的高考有几天了?

2018-05-30  本文已影响0人  酒店探寻

又是一年高考时。

知了声声叫着夏天,冷气降不下的,是教室里高三学生们奋笔疾书的热情。

没有人比高三的学生们更想从书海里“解放”,可只有我们这些“老阿姨”“小叔叔”们才知道,没有什么时候,比那个单纯的时代更加美好。

你的高考是什么样的?

80年代 :高考改变命运

“要么下乡插队,要么回城高考。”

也许在今天我们说“高考是唯一的出路”,会被一堆人嘲笑,但是在刚刚恢复高考的八十年代,那就是“一考定终身”。

“难、太难了,全国的知识青年都关在家里死命地读书。”

“两三百人报考,仅考取了6人”

“一本复习材料大家都传抄,老师还得亲自用油印机给大家复印”

“头悬梁、锥刺股”,昏暗的油灯在土坯房里,一点亮就是彻夜通明。

90年代 :没什么特别的,和平常一样

经过了十几年的“演练”,九十年代的考生们准备高考就有了自己的“套路”,每天守着老师多讲几道题,日子虽然紧张,但“还不算难过”。

“我们那时候高考没这么大阵仗,就是到别的地方和不认识的人一起考一场试罢了。”

“看书的时候认真钻研,看累了也还是会看看‘小燕子’和王祖贤。”

“(考场)头顶的大风扇‘吱吱呀呀’的响,跟坐在家里没什么两样。”

对象牙塔的憧憬、向往是那一代考生的最大动力,走出自己的“四方天地”,就是海阔天空的“新世界”。

00年代 :一人高考,全家上阵

“重要通知:高考期间全市禁止鸣笛、夜间施工、广场舞等音乐活动进行音量管控...”

每年的五月底,全国各地都会发布这样的通知,为了给考生们创造良好的备考环境,还有什么“爱心车队”、“考生能量站”等等。

教室里的学生每天一坐下就是“读写背”,下课10分钟能偷会小懒也格外幸福,放学了谁都不舍得先走;女生偶尔不整齐的马尾、男生忘记打理的胡渣,每个人都是两个乌青的黑眼圈,谁也别嫌弃谁。

爸爸、妈妈、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你煮饭来我接孩、你拜文庙我添“香火柴”。

各种营养品营养液就等着这个时候“发大财”,路上70几的老大爷随口都能说出“生命一号,补充大脑营养提高记忆力。”

回想起那个时候的爸妈,竟然觉得有些可爱——平时戳脑袋训我“临时抱佛脚”的人,竟然也会在考前买一堆补品逼着我吃。

可你也知道,孩子的成长,从来不会因为这样的“心理安慰”就取得成效,想要赢在“起跑线”,就必须在“成长黄金期”下足功夫。

0~3岁,是孩子的第一个黄金期,能抓住这个节点,就成功了一半,就好比地基对于一栋高楼有多重要,我想我就不用细说了吧。

先说吃。身体机能的发展一定排在首位,孩子的健康是父母最大的愿望。为了一罐好奶粉,宝妈们可以跑遍整座城,甚至放眼全球,这时候,有一个靠谱的母婴代购网站,一定是宝妈们最大的“天堂”。

再说玩。智力发展也不能落下,胎教什么的毕竟是间接,宝宝们的天赋要得到开发和发展,一定需要专业的直接引导。益智玩具、启发玩具等等除了实用价值,还有安全问题也需要考虑,靠谱的测评分析也同样是宝妈们希望看到的。

最后说说环境,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婴幼儿也同样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带娃”由于观念和技能上的不同最容易把孩子“带偏”,而爸爸们的笨手笨脚或者“撒手不管”则更为致命,如果有一个能找到所有“育儿神技/器”的“葵花宝典”,真是最好不过。

“我以为吃了那些补品,你能多考几分呢”

“我以为考完会很开心呢,可是好像挺平静的”

“我以为你们这些臭小子早就回家了,怎么还没走啊”

所有的“我以为”,都是假的。

营养品吃了有没有用我不知道,可我知道,高考结束,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走出这间教室,“这个班,这辈子大概就再也聚不齐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