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改变

2023-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布衣2017

    2022年6月22日,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5%的改变》在豆瓣的评分是 8.2分。这不是一本书,这是这是心理学家李松蔚,在在近两年时间内对网络的各种心理问题的辅导。从中挑选了44个案例。对自我,家庭,工作,情感,人际5大领域的真实困惑,给予了给予了温暖啊,巧妙的回答。与其说是回答,还不如说是对提问者进一步探索。会用微小的行动,通过一个星期内的尝试,  而一步一步的发生改变。

    作者李松蔚,男,北京大学心理系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生。四川乐山市人。从2007年开始一直从事心理研究辅导工作。《5%的改变》由5个部分组成。

       

    每个人都想变好,但是却又没有没有能力一步到位。那是由于欠缺行动,《5%的改变》就是一本行动之书。通过微小的行动,打破困局和习惯。重复就是改变。不要对改变抱太大太高的期望值。不需要一次性一步到位地改变问题。而在重复中,改变你在不轻意之中。

          自我,坚持7天同样一个动作。在反馈所想需要时间,没有速成法,消化“我不应该如此”。从看请自己到欣赏自己,从欣赏自己到用好自己,从用好自己再到自我实现。每一段都是长期功课。

          关于自我的改变,行动让人的状态变好,状态状态变好又带来更多积极行动。如此只反馈群循环链路,一切关键在于行动起来。以原生家庭的矛盾,阿德勒心理学强调的原则,就是要区分一个问题是谁的“课题”。 谁的课题谁负责解决。与工作关系,这点本无好坏之分,但在约定俗成的职场语境下,就产生了评价。人需要长远的视角,也需要确定性,先做好眼下的工作。亲密关系,无所谓谁对谁错,谁在帮谁,谁在伤害谁,但两个人的行为总在互相影响。你改变了自己,就改变了你们的关系。关系变了,对方的行为也就变了。先要找到正确的人,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希望。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在任何一段非强制性的关系中,严格来说,别人对你所做的事都包含了你自身的授权。

      通过最大本书的学习,我也有意识开始,请改变自己目前遇到的困惑。不非人性的强迫,自己要进行自律,而是开始行动,开始微小的行动。每天都开始着微小的行动。重复的微小的行动,在重复中改变。在重复中让自己完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