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点,也即突破点
似乎,通常情况下,我们只能看到我们想看到的东西。
诚然,这的确能让我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同时,这也有点像是一个叫做“鸡尾酒会效应”的心理学现象——在一个极为嘈杂的鸡尾酒会上,若是有人叫了一声你的名字,即便那个声音极为微弱,你也能立即将注意力从嘈杂的环境中,抽离出来,进而去找寻,去关注叫出你名字的声音。
然而,有的时候,恰恰由于你太过于专注其中,所以,导致你可能在生活和工作中面临诸多尴尬,又或是错过一些极为重要的信息,甚至还有可能酿成一起无法挽回的事故。
曾经的某一天,也许有人对你说,“我怎么感觉你今天魂不守舍的。”而你自己可能也会有这般感觉,所以,好像这一整天,你总是在出错。早上到了公司后,你才想起来,自己把昨晚精心搭配的鸡丁鲜虾水果便当,忘在了家里;晚上下班后,当你到家门口时,才猛然想起自己把钥匙忘在了办公桌上,恼怒不已的你,只得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公司……
而事实上,你很清楚,那天的你之所以心不在焉,是因为那段日子,你遭遇了一场重大的人生变故。而这场变故,几乎占据了你所有的心力。即便,你已经在努力控制自己,你已经在尽力避免,因为那场变故而对你工作与生活的影响。可现实,却并非如你所愿。
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在导致其失事的诸多原因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美国航空航天局曾在为之前的一次又一次错误,而承受着美国政府给予他们的失望情绪。因此,美国航空航天局,为了尽快挽回自尊,当然也为了维持地位,所以,他们希望通过尽快发射“挑战者号”航天飞船,来一雪前耻。
在此之前,工程公司锡奥科尔曾经警告过美国航空航天局,他们的O形圈产品(维持航天器完整性的一个关键部件)未必能在预定发射日清晨异常的低温暴露环境中达到很好的密封性。可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并没有把此警告放在心上,他们掌控着整个发射过程,他们一心想飞上天,他们满心思都想向全世界证明他们是对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1986年1月26日清晨,“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在半空中发生爆炸,7名机组成员全部遇难。
而有时,也有人会在不经意间,反向利用这种因为过于专业,过于专注其中的局限,而获得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1983年,来自维多利亚山毛榉森林种马铃薯的农民克里夫·杨来到悉尼,准备参加一场总里程达875公里的超级马拉松比赛。全世界的精英长跑运动员都会前来参加这场为时7天的赛事。比赛开始之前,几乎没有人把克里夫·杨当回事,尤其是当人们看到他还穿着自己平时工作时所穿的工装连体裤和靴子时,人们更是认为他不过只是来凑个热闹而已。可是,5天零15小时又4分钟之后,冲过终点的杨震惊了整个世界。这位老农的用时居然比此前的世界记录少了将近一天半!
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所有经验丰富的运动员都很清楚,想要赢得比赛,他们需要每天花18个小时奔跑,花6个小时睡觉。而这些精英睡觉的时候,杨依然在奔跑,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在比赛进行期间停下来睡觉,所以他根本没有停过,就这么一直拖着步子跑了五天多。
有时,我们的盲点也正是突破点。在克里夫·杨的例子里,正是因为他缺乏长跑这一领域的权威知识,他才能带着10000美元的奖金回到自己的马铃薯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