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课的背后

2020-09-17  本文已影响0人  江左刘楼

      自从评上高级职称以来,整整两年没有上过公开课了,也很少外出学习 ,思想一直停留在抓住学生成绩就可以了的状态,平时上课只是把该讲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课堂用语也没有仔细推敲过 ,总之比较随意。

        可是前两天突然接到学校通知,安排新进教师听我的课,明知道时间紧,况且好久都没上过一节正规的课了,感觉压力好大,如若推辞掉,就失去了领导对我的信任,所以我答应给我一天的准备时间。

      接下来我利用课余时间,先选好课 ,熟悉课文,翻阅教学参考资料,弄清楚文章的来龙去脉;然后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但是下载的课件上的生字和课本上的生字有个别的不相符,需要更改。但是要改的字都要强调笔顺,只有以动画呈现才更直观,而我对这个一窍不通,只好采用笨方法了,添加汉字叙述,很明显这样做既费时又费力,三番五次地修修改改,最终一个课件整下来花费我整整三节课时间,真后悔自己懂得太少。

      到了次日,开始正式上课了,我在心里为自己加油鼓劲,千万别紧张,说不紧张纯属瞎话,开场导入新课时还是有点小紧张,导致板书的课题不很美观,又因为平时上课养成的随意性,没有了时间观念,闲言碎语太多,结果光生字都讲了大半节课,后面的课文内容只能草草收场 ,并且还落了几分钟课, 感觉好失败。

      我彻底明白了:身为教师不磨课就如同未经风雨不能见彩虹,不磨课是万万不行的 。今后的教学中要精心备课,研读课标,勤反思,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