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产品创造价值,才能实现有效链接
早上看了S君关于个人品牌的文章,有2点感悟:粉丝也会成长,你能不能跑赢大多数人的成长速度,这是一个考验。真正的个人品牌是能不能持续为这个世界,创造价值。
说白了,所有的链接都是基于价值互换,让自己有价值是第一位的。否则,就算是和很多大咖认识,合影留念,又有什么用呢?不如先修炼自己。等有一定的积累,有作品和产品,再说吧。
关于GQ写李阳的那篇文章,昨天也看了,日暮西山的感觉。唏嘘。当一个人或企业越做越大后,往往靠的不是个人品牌,而是以企业品牌为单位,制造影响力。除非当初创造个人品牌的个人,一直在加速度成长,否则,前方就是一个个大坑在等着。
人确实没法停滞不前,尤其对一个带有品牌认知或属性的个人或企业来说。奔跑是一定的,还要看你能跑多块。在这方面,让我仰慕和喜欢的就是猎豹的CEO傅盛,他的个人成长性一直在带动背后企业高速发展。
傅盛是我所见到的互联网公司老总里,最擅于,最乐于分享知识、分享财富、分享梦想和未来的人。他带领的猎豹,是中国互联网公司最早进军海外市场并少有的成功案例。猎豹在三月份还发布了五款机器人产品,他在人工智能上的布局体现了其对于未来的认知高度。
猎豹是陆地上奔跑得最快的动物,时速可达115公里。傅盛把自己比作猎豹,很孤独,但跑的最快。
他一直致力于提升自己思维格局的差距,提醒年轻创业者要学会如何思考。
“首先你在思维结构上要有非常标准的科学逻辑体系,而不是凭感觉。科技里面最重要的就是逻辑的自恰、续恰和他恰。养成一个标准的思考方式,然后不断去纠正。当你做一件事情时,你可以看看这个实际结果是什么样的,如果结果证明你对就是对了,证明你错了可能就是错了。”
一个人有没有个人品牌,能跑的比身边人有多快,甚至不断拓宽这个圆圈的边界。可以先学学傅盛,至少先学会正确地思考。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过得特别焦虑,总觉得自己成长太慢,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别人也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出去参加活动,不知道要如何自我介绍。要给自己身上贴什么标签,才能让别人快速的记住你。
承认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平庸的人,是需要勇气的。年少时,怀着许多梦想,一头轧进IT业。想要做一个能改变万千人命运的网站平台,一个会有无数人使用的牛B软件。是怀抱着这样的热情,一直在前进着。
改变世界,哪怕只有一点点。这就是拼搏的意义。
到最后,经历了一些事,才发现,无论多么高大上、伟光正的理想,在现实面前总是不堪一击。如果说还有梦,还有理想,亦不过是转身之后,重新出发。不管有没有人认识你,行的路有多困难,是否值得,重要的是选择后的过程。
重新启程,象再一次认识一遍自己。重新打磨新的打小怪兽技能,一路无畏地走下去。到底有没有哪一种价值观可以指导生活,不过各自寻找适合于当下的罢了。很多时候,认识了自己,也理解了他人。
个人品牌的打造,创造出专属于自己的作品和产品。到最后,全部是不断刻意学习和持续行动的过程。生活的本质不过是一件“尽人事、听天命”的东西。我们重新链接一些,放弃一些,只要用尽全力了,成长快一点或慢一点,也并没有高下之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