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囧?出国工作几年再回来就懂了|我的视界,我的中国
看过泰囧、港囧,那你听说过中国囧么?
出国工作几年再回来你就懂了~~~
我是泰语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一直在泰国某工厂上班,
虽说工作无比单调枯燥,但是每每发工资时,储蓄卡上又多了好多钱,瞬间就点燃了工作的激情。
相比国内其他同学5K的月薪,优越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
加之公司福利待遇好,感觉自己像只被圈养猪,舒服得完全不想动。
这样潇洒地过了5年多,因扛不住父母的催婚,回国了。
中国囧1—有钱却连菜都不好买
刚下飞机,便打车回家,付款时给了司机一张百元大钞,
司机问我有没有微信或支付宝,我随即一愣,说没有。
司机哈哈笑着跟我说:“小姑娘,没有手机支付可能你菜都不好买哦!”
吓得我一回家就把微信和银行卡绑上了。
后来我发现,不管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年轻人还是老人,几乎大家都在使用手机支付。我惊讶的不仅是手机支付的普及率,更重要的是大家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
中国人讲究谨言慎行、凡事三思而后行,做事追求稳妥,不轻易冒风险。尤其是在金钱利益上面更是慎之又慎,像信用卡这些金融产品在中国的普及度远远不如欧美国家,甚至泰国的信用卡和超前消费观念都比中国超前一些。
而现在即使是目不识丁的卖菜阿婆都敢把自己的银行卡绑定在网络上,这不得不说是国民思想的一个巨大进步。
要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不敢相信,以前出门带10块钱,她们可都要缝在袜子里面才安心啊!
思想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手机支付上,现在不管男女老少都特别赶时髦。
我爸爸,一个朴素的农村人,用了十多年的老人机。我回国后他就换了个智能手机,让我教他打字、用微信和淘宝。
他说我不在时,没人教他,不好意思去问人家。现在我回国了,有大把时间能教他。
看着他特意戴上老花镜认真学习的样子,鼻子一酸,感觉出国几年,真的亏欠他们太多。
中国囧2—工作经验丰富的“职场小白”
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是泰国某高校的招生工作,和我之前的通信技术行业完全不沾边。
此时的我既没资源也没经验,而公司刚开展这个业务,流程也不熟悉,过程相当曲折。
招生第一步是宣传,这个好办,那就去发宣传单。
说干就干,当即就搜了学校地址兴冲冲出发了。一放学,学生蜂拥而出,我一看时机来了立马跑上前去。没想到我发了不到10份,门卫就出来赶人了。我趁他回去,就跑远一点去发,还是被他不远万里过来驱赶了,只得灰溜溜回去。
对工作一筹莫展的我找朋友诉苦,朋友听了之后笑着跟我说,发传单老早过时啦,目前主流的推广方式是网络,公众号、朋友圈、短视频这些你都不看么?
我被她一连串的问题问懵了。第二天就立马找公司95后的同事给我科普。
只见她一顿操作猛如虎,手机瞬间多了好几个APP和新的网页标签。
同事还耐心地跟我介绍它们的用处,这场景跟我以前给新员工培训一模一样。
之后我又联系身边的亲朋好友,变着法儿找年轻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
要是他们知道我连这些都不懂的话,应该会笑话我一辈子吧?
几番调查学习后,我开始在网站和平台上发布信息,并自学公众号运营、如何写文章等,很快便有了第一个学生。而未来我要学习的还不仅仅是这些。
回国近一年,感受最深的就是中国“令人头晕目眩”式的快速发展。
四通八达的高铁、准确精密的导航和方便快捷的网购。
智能家电完美解决了“谁做家务”的千古难题,
故宫的“网红猫”使”老古董”焕发新活力,
最接地气的农民,也在抖音卖起了有机蔬菜,
还在读大学的堂妹让我和她一起创业做泰国民宿,因为她已经有5W粉丝了~~~
想以前我大学毕业了对未来还是迷茫。
坦普坎溶洞
各行各业百花齐放的时刻,我们却只是局外人。
这几年在国外虽然也学了些东西,但和国内还是有区别的,尤其是工作和管理方式很不一样,这些我们都要自我调节和改变,去适应当下的中国。
在国外多年后回国的人,内心是矛盾的。
中国,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地方,一个想回而不敢回的家。
回国很多时候就意味着从零开始,在外面乘风破浪的弄潮儿,回国后却被大浪淘沙。
就像被封印的齐天大圣,法力全失。
我们被嘲笑、被质疑、被拒绝甚至被抛弃。
明明很囧,还要装做毫不在乎。
每每感觉无力时,我都会想起父亲戴着老花镜学打字发微信的样子。
纵然如今囧态百出、生活黯淡无光,
待我历尽磨难,重披铠甲,大圣归来。